因為沈鬆年也在沈誌明的幼兒園,附近也擺起了小攤子。
不過沈鬆年做的都是一些糕點,甜水之類的,這是是沈崇瑞給他配的方子。
這些東西最受小朋友的歡迎,尤其是沈鬆年做的藕荷粉,更是受那些小朋友的喜歡。
他用的藕粉都是最真材實料的,那些家長們也都很喜歡。
畢竟酸酸甜甜的東西,不管是小孩兒,大人都很喜歡。
沈誌明經常一放學就往自己爺爺的攤位上衝,身邊跟著幾個小夥伴。
沈誌明每當看到他們過來的時候,都會給他們提前準備上吃的,也不要錢。
畢竟幾個小娃子也吃不到哪裡去,但卻能夠讓沈誌明在幼兒園裡混的好。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淳樸的,再加上大家的條件都沒有後來那麼好,像這種甜水什麼的,依舊是比較稀罕的東西。
這些家長們投桃報李,自然是會在自己的孩子跟前說沈家的好話。
沈鬆年也沒想到自己年齡一大把了,反而成了幼兒園最受歡迎的爺爺。
周聽雲也幫著沈鬆年擺甜水攤,樂嗬嗬的和那些小朋友們說話。
張雪蘭和沈崇瑞則在另一邊,他們一家人經常晚上回去的時候,都會各自交流自己遇見的情況。
又過了幾年,沈家人攢夠了一筆錢之後,沈崇瑞就開了一個食品廠,專門生產自己的蘸料以及辣椒醬。
周圍的一些小攤們都知道沈崇瑞做的這些好吃,所以他一開場就有一批潛在的客戶,後來逐漸的打出名堂。
而沈鬆年和周青雲在自己小孫子上初中之後就不再擺攤了,開始在家裡頤養天年。
不過老兩口閒不住,最後在沈崇瑞的幫助下倒是開啟了廢品收購站,還專門請了人。
這時候的廢品收購站,其實是很掙錢的,老兩口後來完全不用沈崇瑞他們幫忙,就攢夠了一筆養老金。
甚至年景好的時候,周聽雲還給自己兒媳婦打了兩個大金鐲子,可把張雪蘭娘家那邊的親戚給羨慕壞了。
畢竟剛一開始沈崇瑞進去的時候,他們都同情張雪蘭。
沒想到沈崇瑞出來之後,竟然真的改過自新了,帶著他們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現在沈崇瑞還開了小廠,兩個人竟然成了小老板。
那些昔日看不上沈家的親戚,現在一口一個沈老板,一口一個雪蘭,那喊的比誰都親,就希望他們給自己一個工作的機會。
畢竟這個年代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下海潮,所以大家都是在老家附近找點活乾,像這種工作機會就變得極為的稀有。
不過張雪蘭也不是誰來都答應的,張雪蘭都是會跟沈崇瑞商量好之後,才會讓人去廠裡工作。
對於沈崇瑞原先的那些狐朋狗友,聽說他出息後後沒少上門,但都被沈崇瑞給趕了出去。
有幾個憤憤不平的,還想對沈崇瑞動手,被一頓痛扁之後徹底的老實了。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報警,但當時沈崇瑞辦的廠已經成為了當地的有名企業,政府是不會允許這些地痞流氓,去找沈崇瑞的麻煩的。
喜歡洗白多累,自有大儒為我辯解請大家收藏:()洗白多累,自有大儒為我辯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