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一指著剛才她改造好的大鐵桶:“這是我自製的簡易木炭乾餾爐,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木頭裡麵的水分和雜質去掉,製作成木炭。”
“木炭相比木頭的燃燒效率高、煙霧少,而且木炭的高熱值特性能夠使燃燒更持久穩定。”
見孫桂麗聽不懂,她乾脆說的直白一點:“也就是說,木炭燃燒的溫度更高,而且燒的久,這樣到了冬天,晚上在灶坑裡燒上木炭,可以讓火炕熱乎一晚上。”
“真能熱一晚上?”
丁一一點頭:“等到了深冬,白天爐子裡也可以燒木炭,這樣屋子裡也就不冷了。”
見孫桂麗一臉新奇又羨慕的模樣,丁一一直接說:“孫嫂子,等我做好了,給你一些你拿回去試試。”
“不用,我看看就行,反正這麼多年都習慣了。”
丁一一知道她是不好意思拿,乾脆的說:“孫嫂子,你看這樣行不,剩下的這幾個大鐵桶,你來幫我弄,然後等我家的木炭做的足夠用之後,你就把這幾個大鐵桶搬到你家去,你自己來做。”
孫桂麗雙眼一亮:“真的可以嗎?”
其實她還好,就是她家皮蛋,每年到了冬天,手和腳都會生凍瘡。
到了晚上睡覺時,經常癢的睡不著覺。
到了開春後,春風一吹,生凍瘡的地方就會乾裂出血。
她每次看的都心疼,但卻沒有辦法,畢竟他們在這裡,年年都是這樣過的。
“當然。”
對於自己人,丁一一向來很大方。
孫桂麗聰明、老實、有分寸,她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
孫桂麗顧不上吃瓜子、喝麥乳精,直接開始乾活。
雖然不知道成品如何,但她相信丁一一。
她說能做成木炭,就一定能做成,她說燒木炭可以暖和一晚上,就一定能暖和一晚上。
孫桂麗手腳麻利,做起這種活來比丁一一更加擅長。
丁一一隻是知道原理,但並不擅長做力氣活。
一上午的時間,孫桂麗將剩餘的四個大鐵桶都改造完了。
丁一一說要六七個小時,才能做成木炭。
於是,中午孫桂麗回家做飯,晚上的時候又來到了丁一一家。
剛好第一個乾餾爐內的木炭做好並且已經晾涼了。
丁一一撿出來一部分裝進背簍裡,遞給孫桂麗:“孫嫂子,你今晚先回家試試效果如何。”
“對了,孫嫂子,有一點一定要注意:若是木炭燃燒不完全,會產生一氧化碳,導致人中毒死亡,所以一定要確保燃燒環境通風,這樣可以使燃燒更完全。”
見孫桂麗不太懂的樣子,她再次解釋:“必須要確保煙囪通暢,另外,要定期檢查灶坑和煙囪的狀態,確保沒有堵塞或漏氣的情況,避免一氧化碳回流到室內。”
“孫嫂子,這件事一定要謹慎,否則會危及到生命。”
孫桂麗這回聽明白了,滿臉嚴肅:“你放心吧,一一,我都照著你說的去做,回家後,我先檢查我家的煙囪和灶坑,沒問題之後我再燒。”
丁一一打算等沈明征回來,讓他也檢查下自家的灶坑和煙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