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裡有很多的魚,鯉魚、鯽魚、黃花魚......大小不一。
當看到那些魚後,沈明征和孫大剛也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叉了那麼久的魚,就隻有沈明征叉到了十來條,丁一一扔了個漁網下去,就弄上來這麼多魚?
這也太神奇了。
沈明征隻要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原因,難的不是網魚,而是做漁網。
丁一一不僅會做漁網,還了解魚類的習性,提前去打窩,將附近的魚都吸引了過來,再用漁網去捕撈,自然就會捕撈上來很多。
丁一一也沒想到這溪水裡這麼多魚,她既高興又頭疼,這麼多魚,加上熊肉,說不定還有蝦、兔子和野雞,他們該怎麼往回拿啊?
她轉頭看著沈明征:“我還撒不撒網了?”
沒等沈明征說話,孫大剛大喇喇的來一句:“撒啊,這麼多魚,不撒多可惜啊,這魚肉可比野豬肉好吃,又嫩又鮮。”
沈明征知道丁一一的顧慮,想了想說道:“接著補撈,剛才下山時,我看到半山腰有個山洞,應該是棕熊的老窩,將拿不走的東西放在山洞裡,明天我和大剛回來拿。”
“對對對,明天我們回來拿,嫂子,你太厲害了,沒想到就是往溪水裡扔點小米就可以捕到這麼多魚,這也太輕鬆了,早知道我和團長就不下水了。”
沈明征找了個平坦的地方,將魚從網裡倒出來,順便仔細看了下漁網,心中越發驚訝。
這個漁網編織的很巧妙,下麵纏繞著一塊塊小石頭,這樣在將漁網撒到水裡時,可以確保漁網能沉入水底。
同時,四周的繩子起固定作用,中間的繩子則承擔起收口的作用,隻要拽緊中間的繩子,漁網的底部會迅速收緊,將魚困在裡麵。
看似簡單的設計,卻包含了很多原理。
“這次我來撒網。”沈明征說著走到溪邊,學著剛剛丁一一的動作,將網拋出去,當網沉底後,迅速拽緊中間的繩子,將網口收緊。
這次依舊是一大網魚。
連著捕了幾網魚後,沈明征將魚裝進背簍裡,背簍裝不下就裝布袋子裡。
這時孫大剛把棕熊也處理的差不多了。
而孫桂麗正在溪邊生火,他們還沒吃晚飯,而木炭燃燒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丁一一指了指溪水裡的地籠:“它怎麼辦?”
“如果今晚放在這裡不動的話,裡麵的蝦會跑嗎?”
丁一一點點頭:“要是野豬肝被吃沒了,蝦就會跑出去。”
她做的隻是簡略版地籠,真正的地籠是隻能進不能出的,但她手頭沒有合適的工具,沒辦法讓蝦隻進不出。
“那就把地籠拿上來,將裡麵的蝦倒出來,然後再把地籠放在水裡,等明天說不定還能收獲一籠蝦。”
話落,沈明征就開始行動。
當他將地籠拿出來時,發現裡麵並沒有特彆多的蝦,大概能隻有兩三斤的樣子。
這有些不符合他的心理預期,畢竟丁一一隨手弄出來的每樣東西,都特彆神奇,效果也特彆好。
在將地籠拿出來之前,他以為至少會有半籠子的蝦,沒想到連個籠子底都沒填滿。
丁一一也很詫異,這溪水裡有那麼多的魚,按理說,蝦應該也不少,這樣溪水裡的生態係統才是平衡的。
突然,她想到了原因。
問題出在餌料上,她打窩用的是靈泉水澆灌種出來的小米,而地籠裡的餌料,隻是普通的野豬肝,所以靈泉水對魚蝦有很大的吸引力?
想通這點後,她從背包裡拿出剩餘的十多個豆沙包,掰成小塊,一股腦的扔進了地籠裡。
看著她的操作,孫大剛心疼的呲牙咧嘴,但他卻沒吱聲。
他也發現了,丁一一雖然敗家,但好像每次敗家之後的收獲都不錯。
這就是所謂的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完成這些之後,天色已經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