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半天資料,丁一一給出了方案:“我們先一步步來,製造防彈汽車需要裝甲鋼,如果隻生產一輛的話,這個不難,至於以後批量生產,鋼材不夠的問題,以後再解決。”
“另外,就是防彈玻璃,我們拆卸的那輛防彈汽車所采用的玻璃,是由多層玻璃粘合在一起。
當被子彈擊中時,外層玻璃會碎裂,但裡麵的膠片具有很大的粘性和韌性,能夠吸收大部分能量,並牢牢抓住子彈碎片,防止其穿透內層玻璃傷害到汽車內部的人員。
即使被擊碎,玻璃也不會散落,仍能保持一個整體,提供視野和後續防護。
這不僅涉及到玻璃的熔製、研磨、拋光、熱彎、夾層等工藝,對粘合的膠水要求更高,必須要研發出這種膠水來,那麼這就需要另外的工藝了。”
江才跟著分析:“彆說我們這些門外漢,估計就是汽車廠的專家們也未必能解決膠水的問題,這就需要其他部門的人員了。”
“我看了資料,目前這項技術,汽車廠的專家確實還沒有突破。”頓了下,她又道:“稍後我們和高師長、沈旅長溝通,讓他們向上級申請,看能否協調相關專業領域的人,來製造出我們需要的膠水。”
畢竟專業的人,乾專業的事,這樣效率更高。
江才又指了指手上的圖紙:“關於輪胎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采用實心的橡膠輪胎,完全沒有空氣,根本不會被射穿,但行駛舒適性會差一些。”
丁一一點點頭,這一點,汽車廠的資料也提及過一嘴,但防彈汽車生產出來畢竟是給那些重要人物坐的,如果舒適性不夠,他們會願意嗎?
雖然生命更重要,但有時人就是會有僥幸心理,圖那一時的舒適,而讓自己陷入危險中。
另外,她還有個私心,防彈汽車生產出來,她是一定會要一輛的,雖然她的身份不能暴露,但她可以以沈明征的名義來要。
這車以後是自己坐的話,那麼舒適性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考慮在內。
所以,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除了用實心橡膠輪胎外,也可以采用支撐環輪胎,在輪胎內部裝有一個堅硬的橡膠或金屬環,即使輪胎外部的橡膠被子彈擊穿漏氣,但車輛仍然可以依靠這個硬環支撐,以一定的速度繼續行駛。”
“采用這種輪胎,舒適性更好,隻是工藝上,還要仔細琢磨一下。”
江才忍不住對丁一一豎了個大拇指:“001同誌,你果然是這方麵的專家,想出的每一個點子,都很有新意,並且可實施性很高。”
丁一一苦笑一聲,不是她厲害,而是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擁有先天性的優勢。
江才得徒弟們也紛紛誇讚她。
丁一一連忙道:“我本就對汽車領域的知識懂的多一些,倒是你們,完全是跨行業研發,你們才是真的厲害。”
她不是恭維,而是實話。
這個年代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有些人,是真的厲害,腦子特彆好使。
就像江才等人,往往是一點就透,很多機器甚至隻看一眼圖紙,就明白原理。
在拆卸汽車的這十多天時間裡,江才帶領他的徒弟們,提出了很多新奇的點子。
丁一一雖然前世看過不少關於汽車的資料,但並沒有詳細到汽車的每個零部件都了解。
她隻了解大致的發動機、電機、輪轂、輪胎等問題,對於再詳細的,就不知道了。
所以這次研發,不止是她給江才等人指路,他們也給她指路,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