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想用行動向所有人證明,皇上對臣妾的青睞,並非僅僅因為皮相私情,更是因為臣妾有其存在的價值。
臣妾,願做皇上的‘賢內助’,而非‘禍水’。”
她的話語清晰而懇切,沒有一絲一毫的怯懦或退縮,隻有一種想要打破偏見、證明自身價值的強烈渴望。
這不是在祈求庇護,而是在尋求一個並肩作戰的機會。
趙珩徹底愣住了。
他預想過林瀾可能會委屈,會害怕,會向他哭訴,但他萬萬沒想到,她會提出這樣一個大膽而……睿智的解決方案。
她不僅沒有在流言麵前退縮,反而試圖將危機轉化為契機,用實績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他看著眼前這個臉色尚有些蒼白,但眼神卻亮得驚人的女子,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震撼與驕傲。
這就是他看中的女人,她擁有不輸於任何男子的智慧、膽識和胸襟。
良久,趙珩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極淡卻真實的笑意。
他伸出手,輕輕握住了林瀾的手,低沉的聲音帶著無比的肯定與信任:“好,就依你所言。”
他同意了她的請求,這不僅是對她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們之間關係的一種重新定義——他們將是真正的盟友,是可以在風雨中相互扶持、共同前行的伴侶。
然而,就在兩人達成共識,準備共同麵對外界風雨的同時,一道由數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聯名上奏的密折,被悄無聲息地送到了趙珩的禦案之上。
折子裡的內容,比之前的任何抨擊都更為尖銳和嚴重,直指沈妃林瀾來曆不明,言行有異,甚至隱晦地提及了“巫蠱”舊事。
暗示其可能身懷妖邪之術,蠱惑帝心,請求皇帝為了江山社稷,徹底清查其背景,並……將其遷離宮廷,以安人心。
這封密折,像一顆投入看似平靜湖麵的巨石,預示著真正的風暴,即將來臨。
趙珩看著那封密折,眼神冰冷如霜,他知道,僅僅讓林瀾去做一些實事,恐怕還不足以平息這場由傳統觀念和利益受損者共同掀起的風浪。
他們需要一場更漂亮、更徹底的勝利,來粉碎所有的質疑和惡意。而這場勝利的契機,又會在哪裡?
秋去冬來,第一場細雪悄然降臨,為朱牆金瓦的皇宮披上了一層素淨的銀裝。
炭盆在殿內燒得暖融,驅散了寒意,卻似乎驅不散縈繞在林瀾心頭的些許陰霾。
小乖的傷勢在趙珩不惜代價的珍貴藥材和太醫的精心調理下,已好了大半。
重新變得活蹦亂跳,隻是係統功能尚未完全恢複,依舊無法進行遠距離或複雜的探查,大部分時間仍是慵懶地蜷在林瀾身邊打盹,汲取著她身上的暖意。
這份失而複得的陪伴,是這段日子裡林瀾最大的慰藉。
然而,宮廷內外,關於她的流言蜚語卻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先前趙珩為替她掃清刺客餘黨,手段酷烈,牽連甚廣,已引得朝野側目。
加之他之後一連多日罷朝,親自守在她病榻前,更是將“君王沉迷美色,荒廢朝政”的罪名,牢牢釘在了她的身上。
“紅顏禍水”、“妖妃誤國”的帽子,一頂比一頂沉重,通過各種渠道,或明或暗地傳入林瀾耳中。
禦史台那些以死諫為榮的言官們,雪花般的奏折堆滿了趙珩的禦案,雖不敢直接指斥皇帝,但字裡行間無不在影射她沈清瀾是導致朝綱不穩的根源。
林瀾坐在窗邊,看著窗外飄落的雪花,神色平靜,但擱在膝上的手卻不自覺地微微收緊。
她並不畏懼這些惡名,在現代社會,她見識過遠比這更洶湧的網絡暴力。
但她無法忍受因為自己,而讓趙珩背負昏君的罵名,讓她與他之間曆經磨難才得以穩固的感情,蒙上世俗的非議和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