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兒……”他喚了她的名字,聲音有些沙啞,“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後宮不得乾政,這是祖訓。”
“臣妾知道。”林瀾目光坦然,“所以臣妾並非要乾預決策,更非垂簾聽政。
臣妾隻想做一個‘顧問’,一個‘助手’。
皇上可以指定一些不涉核心機密的領域,讓臣妾查閱資料,分析情況,提出建議。
最終決策之權,永遠在皇上手中。
臣妾隻是想……儘一份心力,也為皇上減輕些許負擔。”
她的解釋合情合理,既避開了“乾政”的敏感紅線,又明確了自己的定位。
趙珩沉默了。
他深知此舉必然會引來更激烈的反對,但看著林瀾那雙充滿期待和決心的眼睛,他發現自己無法拒絕。
他想起她之前管理宮務的奇思妙想,想起她下棋時迥異於常人的布局,想起她偶爾在閒聊時對政事一針見血的點評。
她的才華,確實不應被埋沒於深宮後院。
更重要的是,他渴望能與她分享更多。
不僅是風花雪月,不僅是床笫之歡,還有他肩上的萬裡江山,他心中的抱負與煩惱。
若能有這樣一個智慧、忠誠且與他心意相通的伴侶在側,與他一同思考,一同前行,那該是何等的幸事。
風險與誘惑在趙珩心中激烈交戰。
殿外的雪似乎下得更大了,簌簌落落,掩蓋了世間許多聲音。
最終,趙珩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他握住林瀾的手,目光深邃而鄭重:“好。朕準了。”
林瀾眼中瞬間迸發出明亮的光彩。
趙珩接著道:“不過,此事需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朕會先挑選幾份關於地方民生,尤其是曆年水患治理的奏報與卷宗給你。
這方麵事務繁雜,耗時良久,且不易立刻見到成效,正適合你用來熟悉流程,也不會立刻觸及某些人的核心利益。
你看如何?”
水患治理?林瀾心中一動。
這確實是個棘手的難題,牽涉甚廣,但恰恰也是她能運用現代知識可能有所突破的領域。
她立刻點頭:“臣妾遵旨,定當儘心竭力。”
趙珩看著她躍躍欲試的樣子,嘴角終於勾起一抹真心的笑意,帶著些許期待,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他知道,這扇門一旦打開,前方必然是更廣闊的天空,但也伴隨著更猛烈的風浪。
“明日,朕便讓人將卷宗送來。你腳傷未愈,正好靜心研讀。”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提醒,也帶著無限的信任,“瀾兒,前路不易,朕與你……同行。”
林瀾感受著他掌心傳來的溫度和力量,重重地點了點頭。
她知道,這隻是第一步,證明自己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反對目光,絕不會輕易讓她如願。
然而,她心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一股久違的、屬於挑戰者的興奮與鬥誌。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輕輕的叩門聲,心腹太監壓低的聲音:“啟稟皇上,刑部和大理寺關於前次逆黨一案,有緊急聯名奏報呈上。”
趙珩眉頭一皺,剛剛緩和的臉色又沉了下來。逆黨一案不是已經塵埃落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