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母拿著手上的衣服縫了幾下又放下,歎了一口氣後又拿起來了縫。蘇芮看她這個魂不守舍的樣子已經好幾次,一看就是在想什麼鬨心的事了。
“嬸子,在想什麼,看你歎了好幾次了。”
文曉盈也是早早留意到了,估計是因為她叔一家人讓她想到什麼了。“媽,你是想起爺跟奶了吧?”
文母放下手中的針線,看了他們兩個一眼,又是歎了一聲,才慢慢開口道:“對啊,我想起你們爺爺跟奶奶了。”
然後文母也跟他們講了當年的那些事起來。
她能嫁入文家,其實也是有他父親的原因在,自己的父親跟公公那交情,才讓她有幸嫁了進來,嫁進來後公公跟婆婆都是對她極好。
當年文老爺子帶著全家來到向陽春的時候,文父隻有5歲,文靖宇剛剛滿一歲。她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文老太太的時候,穿著一身淡青色的旗袍,滿身透露著大家閨秀的那種書香氣息,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樣子。而文老爺子身著一襲長衫,給人是那種儒雅穩重的氣質。
講到這文母就笑了笑:“當時我看你們爺跟奶就知道不是普通人。村裡人他們都無法比。看你們幾個人的名子就知道,都是你爺跟你們奶起的,每個名字是賦予了不同的寓意的”
蘇芮很早就發現文家幾個孩子的名字都取得煞是好聽,原來是他們爺爺奶奶取的。
“嬸子,那晏清的名字是,取自河清海晏的意思吧?”
文母點了點頭,“當年晏清出生剛好是打完仗了,把那些帝國鬼都趕了出去,他爺就說山河安寧,社會清平,好日子肯定會來了。剛好文家這一代是晏字輩,就給他取了這個名字了。”
文曉盈接著她媽的名字也繼續說了自己名字的寓意。
“蘇姐姐,我的名字就是我奶取的,當時我出生剛好日出,破曉時分,就以“曉”字給我取了這個名字,寓意就是希望與富足,圓滿之意。”
“嗯,你們每個人的名字真的非常好聽,我當時就想誰這麼有才氣取了些這麼好的名字呢。”
真的是書香世家,蘇芮從給文家孩子取名字上麵就知道她們的爺爺奶奶定不是一般人。聽文母剛才的話,文家老爺子他們不是向陽村土生土長的人,而且她敢肯定文家祖上絕對是有底蘊的人家,她很好奇當年為什麼會來到向陽村定居生活。
“嬸子,當年文爺爺和文奶奶為什麼會來到向陽村生活的呀?”
文母想了想,其實她也不是很清楚當年的事。隻是聽她父親偶爾說過一些。
“我實際也不是很清楚,隻是聽過你們外祖父講過一點,當年你們爺跟奶是因為被同族裡人擠兌,他們這一房人才不得已出來的。至於真實的原因現在估計也隻有你們爺清楚,可是這些都帶走了。”
文母說的也是實話,當年的事誰也沒說過,哪怕結婚後。她隻知道自從那天來到向陽村後,他們就在村裡的落戶生活了。
他們為了融入村裡生活,文老爺子跟文老太太跟村裡人一樣,都穿上了灰撲撲的衣服,老爺子跟村裡人一樣,也下地乾活,做著跟村裡人一樣的事,成為了莊稼漢。老太太則在家洗衣做飯,跟村裡的女人也一樣。但是唯一不同的是老爺子從來不讓她下地,即使家裡的活重一點都不讓她做。即使幾十年過去了,也是一樣。
雖然文老太太她跟村裡的人一樣,穿上灰撲撲的衣服,但是也遮掩不了她那一身的氣質,後來因為她有意無意的經過文家,經常看到她一邊帶著文靖宇一邊教導文父識字,念書,她第一次驚奇的發現原來有女的會讀書寫字的,後來文老太太看她經常過來,也知道他是村長的女兒,也讓她跟著文父一起學習了,之後她成了村裡為數不多會斷文識字的婦女。
也是有這一層原因,她跟文父也算是青梅竹馬長大,兩人也是有感情,到了婚嫁的年紀,她就在老太太跟老爺子都同意下嫁給了文父。
結婚後公公婆婆一直都對她很好,沒有像其他家的婆婆那樣,指責,磋磨,謾罵,一家人很是和睦。文父也是對她很是愛護,結婚以來沒讓她操過太多心,她也算是嫁對了人。但是後來自從周敏進門後,日子就開始有了爭執和吵鬨。
當年周敏是比她晚一年進的門,老爺子跟老太太當年是極力的反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這個小叔子卻是鐵了心要娶周敏,當時的文母也很是不理解。
她認識了老太太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她生這麼大氣,老爺子也因為如此打了文靖宇一頓,平時聽話的小兒子生平第一次忤逆了父母娶了她這個姐。
“我那是第一次看到你們奶發怒的樣子,可想而知當時她是被你們叔氣得多狠,一直以來你們奶都是那種溫柔嫻淑的人,你爺都不敢惹她生氣,你們爺可是把你奶奶當眼珠子疼的。”
文曉盈是知道自己的爺跟奶的感情的,即使她那時候還很小,但是她經常看到她爺給奶奶梳頭,在外麵回來還會摘路上的野花給她做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