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男聽的大氣不敢喘。
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差點就被人攪和了。
她捂住聽筒,對旁邊的孫母說:“媽,撕了她。”
說完後,再次拿起電話放到耳邊,操著一副甜膩膩的嗓音:“要來,肯定要來,感謝技術員栽培。”
時櫻將電話拿遠點:“今天衛生部就會下發文件,明天出發,你先準備準備。”
掛斷電話後。
孫母緊張的看向孫亞男:“時技術員怎麼說?”
孫亞男臉上掩不住的笑:“技術員說國外有個交流團訪華,讓我跟著她參加。”
方母氣的直拍地大喊:“那原本是我兒子的機會。”
孫亞男攤了攤手:“不知道啊,可能是我命好吧。”
時櫻另一通電話打到了黑省第二製藥工廠,第二個名額她給了技術攻堅組的組長。
她是技術部副廠長,但隻是個掛名,真正處理公務的事都壓在攻堅組組長身上。
總不能讓人家白白乾活,默默付出。
再者,攻堅組的組長也參與了這次青黴素的研發,名正言順。
兩個名額的事敲定下來。
時櫻一通電話打到了龍華基地:“蔣鳴軒蔣同誌在嗎?”
對麵助理員回:“蔣同誌在兩天前就回了京市。”
時櫻搓了搓臉:“好的,麻煩了。”
她忘了,三天後,技術團都要參加培訓。
所以蔣鳴軒應該也在京市。
而另一邊。
季陶君回到了家。
家裡空無一人。
那小丫頭走了?
季陶君愣了愣,走向書桌。
卷子上全是答案和計算過程,季陶君有些意外。
這套卷子的難度可不小,不知道嚇退了多少想拜師的人。
單看著密密麻麻的解題過程,就知道那丫頭絕對沒有糊弄。
她來了興致,拿起根筆坐下來開始批閱。
助理員撓了撓頭,下午在他走的那段時間,還有人來過嗎?
紙頁翻動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裡格外清晰。
季陶君的目光從最初的審視,逐漸變得專注。這份卷子考的是機械設計基礎,涵蓋機構學、材料力學、公差配合這些硬骨頭。
每一題都藏著坑,是她特意用來篩選掉那些隻會死記硬背、缺乏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推演功夫的應試者的。
筆尖在紙上劃過:
“第一題,四杆機構自由度分析……嗯,計算步驟清晰,連杆機構類型判斷準確,奇異點也考慮到了。不錯。”
“第二題,齒輪受力分析……方向、大小都算對了?謔,還標出了切向力和徑向力……這空間感建立得可以!”
“第三題,軸承選型和壽命計算……公式用得對,參數代入也沒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