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家人團結,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才不容易被外人欺負!
反正娘家人靠得住,小五在婆家會更有底氣。
趁著大孫子還在睡覺,季母拿著自己蒸的米糕,去了閨女那兒。
季妍書一聽,當即就同意了。
“一個也是趕,兩個也是放,我哥和嫂子要上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直接把舟舟放過來唄,到時候他們三兄弟一起玩,一起練爬,一起練走路,有人陪著一起玩,可能舟舟就不愛哭了。”
季母:“媽爭取早點回來。”
季妍書:“您難得回老家一趟,多在家待幾天,等三嫂坐完月子,確定她和孩子沒問題再回來。”
“三嫂是女人,我三哥又沒照顧產婦的經驗,我爸更幫不上忙,有您在,就是有了定海神針,我三嫂會安心一點,心裡舒坦,身體才恢複得快。”
“等出了月子,孩子可以給我爸看著,三哥三嫂該乾嘛就乾嘛,月子期是關鍵期,把三嫂照顧好了,以後家裡才和睦。”
“家和萬事興!”
月子仇可不是開玩笑。
女人生孩子本來就不容易,情緒不穩定也正常。
這時候家裡人要多包容,多體諒,多搭把手。
過了這陣子,就好了。
季母:“帶孩子辛苦……”
季妍書打斷親娘的話,“沒事,有錢大姐幫忙呢,再說了,他們又不會走路,沒法搗亂,最多就是哭嚎幾聲,把他們往床上一放,或者弄塊墊子讓他們趴著玩,我就不信製不住他們三!”
等孩子會走路,就沒那麼好帶了。
大人一轉身,他們就會鬨幺蛾子,必須時刻把眼睛黏在他們身上。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親娘也回島上了。
她們三個人,帶三個孩子,正好一人分配一個。
季妍書一臉嚴肅,像在接受巨大的挑戰。
季母笑出聲,“隻要佳佳那邊沒問題,我就回來,到時候給你們帶特產。”
季妍書:“我想吃老家的肉乾,之前怕上火,已經很久很久沒吃了,想得很。”
季母:“行,我讓你二嫂幫忙弄一點,到時候再給你帶點花生,棗子,枸杞,平時可以吃一點,也能用來燉湯,大補!”
季妍書很久沒回老家,確實想念家鄉味了。
哪怕隻是粗茶淡飯,感覺也不一樣。
突然有點理解,背井離鄉的人為什麼執著著落葉歸根。
這是一種情懷。
道:“今年我們要回京市過年,明年我就帶元元滿滿回老家,我爸還沒見過他們呢。”
季母:“你爸肯定天天牽掛著,等你們去了京市,給元元滿滿照幾張相,到時候寄回老家,給你爸看。”
季妍書點頭,然後又想到個問題,“我爸也沒見過舟舟。”
季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島上照相不方便。”
季妍書:“問問我嫂子,她應該能借到相機。”
“行,一會兒回去我就跟她說,要是能借到相機,咱們給哥三個拍幾張!”
如果沒有孩子,季母早就想回老家了。
現在在海島上有事可乾,倒也沒那麼想家。
隻是老三媳婦生孩子,她作為婆婆,不回去看看說不過去。
叮囑季妍書趁熱吃米糕,又抱著兩個外孫稀罕了好一會兒,季母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