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自己聖潔的目光,平等地審視……沙條愛歌。
“Saber,你這是……”
沙條愛歌純潔澄明的眼眸感到了不解。
事情,好像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光在凝聚。
說是光,不如說是夢的終點。
從地麵、草木、萬物,像螢火蟲一樣升起,凝集在劍上,閃閃發亮的“光”。
它們並不是最純粹的光,而是一種比光更為純粹的東西。
沒錯,這些正是從過去未來消逝在戰場上的所有士兵,在臨終之際懷抱的雖悲傷但尊貴的夢想。
那樣的意誌值得誇耀,那樣的信義必須貫徹。
於此,常勝之王高聲的念出手上奇跡的真名,那正是:
“誓約——勝利之劍(EXCalibUr)!!!”
光之洪流在大地奔走。
它會平等的摧毀路徑上的所有事物。
包括那最為純粹的惡意。
眼看包裹自己的此世之惡寸寸破裂,將外界神聖的光輝帶進。
沙條愛歌表情微妙。
她開始無法理解。
並非是看到未知事物的迷茫,而是對他們一次又一次,打破計算,打破自己認知的不解。
人在世間行走,會為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焦慮、不解。
不管明天怎麼樣。
隻要認真思考。
就會對它產生恐懼。
一個人站在三岔路口,他無從得知自己選擇的路口會為他帶來怎麼樣的收獲。
但在隻能選擇一條,又不得不做選擇的時候。
無論哪一條,到頭來的開心、痛苦、失落和後悔都必須自己承擔。
假如,在選擇之前,他能夠看見三條路給自己帶來的終點。
那三岔路口的意義就完全失去。
換而言之,“選擇”二字就不會出現在世界。
而是變成排斥、拋棄、放棄,隻留一條路,一個最優解。
通俗的劇本往往貫徹整個人生。
知道自己的未來,知道它人的未來。
看到自己的死亡,預見他人的死亡。
既然人生從一開始就已經確認,那麼開始到死亡的所作所為便是一種掙紮。
在一條蜿蜒崎嶇,卻絕對筆直的線上,想要走出斜線而渺小的掙紮。
這就是未知和已定。
也就是所謂的沒有“選擇”。
比起未知的事物,沙條愛歌更期待屬於自己的白馬王子。
因為無論是已知還是未知,要是連最基本的情緒都無法產生。
將會毫無意義。
所以:
“Saber。”
打開雙手,沙條愛歌澄藍的眼眸一如既往,乾淨,美麗。
還有那對少女的寵溺。
在善惡無知的世界。
最後的最後,少女擁抱了光明。
無法分曉善惡,是人最初的樣子。
而王,會把這個觀念,賜予她。
“愛歌。”
聖劍穿胸而過。
阿爾托莉雅梳緊的長發披散。
在光輝中飄蕩。
“從一開始,我就錯了。明知道結局已經注定,還去尋求那遙不可望的奇跡。”
“聖杯無法實現我的願望。因為我從來沒有後悔遇見他們(圓桌騎士),我想否定的,一直隻是自己。然而卻在路上把無辜的人牽扯。”
很顯然,沙條愛歌就是阿爾托莉雅口中,被自己牽扯的人。
假如沒有召喚出她;她沒有那份悲願。
那麼少女,一定會按自己的軌跡,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下去。
憧憬著自己的白馬王子。
可是因為她,為了她,少女在無法辨認善惡的路上越走越遠。
儘管善惡分明的世界,沒有對錯,隻有價值觀的正反。
但是,一定要選的話,就由我來引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