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公元1273年的耶路撒冷。
世界上有這樣一句話,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好比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傳說中的聖地。
“耶路”意為“基石”或“城市”,“撒冷”的地名出現於聖經《創世紀》14章,是大祭司麥基洗德的住處,釋義“和平”。故而,耶路撒冷又被稱之為“和平之城”。
然而,這座西方絕對不可能失去的聖地,曾經的祈禱之地、和平之城,如今卻化為塵埃。
大地被沙塵覆蓋,連接天空的視野被風暴遮蔽,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
流離失所,迎接死亡,成為了吃飯喝水一樣的必修課。
假如,能以飽腹的狀態死去,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但這樣的請求,卻如同人類的進化還處於人猿時期就發明火箭登月一樣,變成奢求。
而這一切,僅僅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情。
那一天,人們抬頭仰望,確確實實看到了星辰墜落。
是的,於世界儘頭綻放的光輝。
其耀眼的姿態,稱其為星辰,也不無道理。
在世界沉睡之時,萬物還沒複蘇之前,讓群星的光輝都黯然失色的金色光柱墜落。
隻是一刹那,生命、物質、個體,甚至理想,都淹沒在無儘的光輝之中。
宛如神靈對罪惡降下神罰,剝奪製造災厄的前兆。
“……”
“……”
“所以說是神罰啦,神明看不慣人類降下的懲罰。”
“才不是,就是惡魔!隻有惡魔才會胡亂殺人!”
“哈,那你說說看,既然是惡魔,為什麼落下的是星辰,不是隕石?”
“你這笨蛋!星辰和隕石有什麼區彆?”
“星辰和隕石沒區彆嗎?”
兩小孩的爭吵。
“這位旅者,你似乎對這件事很感興趣。”
相比他人的虛弱,有著成年人健康甚至超出健康達到強壯範圍的聲音從後方響起。
根據對方沉穩的步伐,悠久綿長的呼吸,士郎可以判斷出,來的人武藝高強,在Servant當中,也不容小覷。
最關鍵的是,他剛剛並沒察覺到對方靠近自己。
雖然有身為人類感知不到Servant的緣故,但不可否認那份強大的實力。
“與其說對這件事在意,不如說我對『聖城』很感興趣。”
士郎轉身,看到眼前與音色符合的健壯青年。
他有一頭烏黑色的短發,眼神相當堅定,看不到動搖之色。
此刻麵帶微笑,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自信和活力。
很難想象在這幾乎是貧民窟——不,曆經慘烈戰火過後的遺址,能看到如此健康的人。
但對象若是從者的話,又無比正常。
阿拉什·卡曼戈。
古代波斯傳說中的大英雄,是為終結了波斯與圖爾庫之間長達六十年的戰爭。為兩國民眾帶來和平與安寧的救世勇者。
“『聖城』啊……”
阿拉什正要作答,卻被一個身披厚重盔甲,銀色頭發,容貌堪比女性般秀麗的男子打斷。
“不好意思,我聽到你們在討論聖城。”
貝狄威爾插到兩人中間,目光略過士郎,來到阿拉什身上:
“想必您就是那位波斯大英雄吧。”
雖是疑問,卻極為肯定。
聞言,阿拉什笑了笑,說道:“相信我是阿拉什,也就是說,你也是Servant?”
對此,貝狄威爾沒有做出回答,而是說:“我叫盧修斯,聽說您很了解聖城,所以來向您請教。”
“不算了解,畢竟我也沒進去過。”
說著,阿拉什湛藍的眼眸在士郎和貝狄威爾之間來回打量。
貝狄威爾有些看不透,但應該是從者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