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李默的反應出乎了郭凱的意料,畢竟太過果斷了。
按說自己提拔的人出了問題,換作他是李默,也要先等等看,輕易不會表態的。
然而李默不一樣,他是真的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哪怕都說了一些舉報被落實,李默還是能夠毫不猶豫地力保吳玲。而且他的態度如此堅決,就會讓一些中間派不敢輕易表態。
郭凱本想在這件事上,狠狠挫一下李默的威風。誰能想到,反而驗證了他的強勢。
衛香終於開口了,她自然是向著李默這邊。這一點,誰都不懷疑。
這也是衛香和李默這個組合,在老山縣能夠迅速站穩腳跟的原因。兩人相互配合,一般人是不會主動站在他們對麵的。
郭凱隻能說是一個意外,他剛剛布好了局,李默直接一力降十會。
不僅如此,後麵郭凱又提了兩件事,每一件事李默都是針鋒相對。當然李默不是跟他過不去,而是這家夥竟然把手伸到了新項目之中。
李默進入老山縣的時候,他就有一項工作,那就是新能源產業鏈負責人。這樣一來,老山縣最大的政績,就握在李默的手上。
換言之,李默一手掌握著政績,另一隻手掌握著組織部。如果他心思不純的話,就是一把手他也能頂一頂。
然而事實上,李默並沒有憑借著兩大法寶興風作浪。
隻是沒有想到,郭凱竟然惦記上了。他提議李默重點工作還是要回歸到副書記本職,兩條產業鏈必須放一條。
如果結合剛才提出的事情,郭凱這種司馬昭之心,就路人皆知。先是動了錢袋子,然後又要動李默的根基。
今天郭凱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想要來一場閃電戰突襲波蘭,卻沒有想到突襲錯了對象。人家李默可不是波蘭,而是蘭博。一般體量的,一拳就放倒了。
在此之前,李默很少這麼強勢。哪怕是關於人事方麵的議題,他都會將主動權交給其他領導。
除了事關老山縣發展的大事,否則李默很少會乾擾其他分管領導的判斷,也不會給一些引導性意見。
所以郭凱這一次突襲,原本是有把握的。隻要一開始,搶得頭籌之後,後麵自然騎牆派紛紛站隊,事情就能夠一蹴而就了。
他不知道的是,李默早就對他有意見了。那一次泥石流的時候,郭凱就在背後使壞。再加上上一次出門之前,李默給了他一個機會,想要跟他緩和關係。
可是郭凱完全沉不住氣,當時李默就做好了準備,後麵絕對跟他要好好較量。
今天就讓郭凱知道了自己的厲害,李默根本一點機會都沒有給他,將一係列的事情給定下來了。這還沒完,李默又提出了一些舊貌換新顏項目組舉措。
李默提出之後,再一次毫無阻攔地通過。
將郭凱的臉扔到地上踩兩腳之後,李默這才宣布會議結束。
衛香看到如此強勢的李默,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可是怎麼辦呢,這家夥一旦強硬起來,那是一點都不會饒人的。
郭凱這二百五,好端端的偏要自討沒趣乾什麼?
散會的時候,郭凱又喊住了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