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來常溪縣的事情,在常溪縣還是鬨出了不小的風波。
李默人還沒有到,前往關念君辦公室的人就不少。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試探。
要知道關念君提正處可是在李默之前,而且之前關念君可是準備調去老山縣擔任一把手的。
如果不是王省長的阻攔,現在的關念君應該是在李默之上。
誰能想到,關念君沒有去成老山縣,李默反而調來了常溪縣,而且成為了他們的一把手,淩駕在關念君頭上。
更何況,常溪縣這邊情況向來複雜,這裡曾經也是全省縣域發展的模板。從張元慶手中發展起來之後,這裡一直都是強縣。
從旅遊業開始,然後一任接一任,不少能工巧匠來到這裡,到如今的茶水果旅養相結合,每一條產業鏈都做到了極致。
這也讓常溪縣的乾部,有著傲視群雄的感覺。
在過去的時間裡麵,想要成為常溪縣的一把手,那都必須要在常溪縣擔任縣長或者副縣長。直接空降一把手,基本上是沒有的。
這一點也是常溪縣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彆的地方,縣區一把手很少是本地乾部。
像是李默那種老山縣一把手,也是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再加上李默的戶口並不在老山縣,中途也調到過市裡麵工作,再加上省裡麵考慮到老山縣產業鏈發展正在關鍵時期,這才有了這個特例。
像是衛香之前也不是老山縣的乾部,是從外麵調到老山縣,後來從三把手一路到了一把手。
可是常溪縣不同,這裡排外程度比老山縣有過之而無不及。
老山縣過去排外,那是一些像是伍老那樣縣城婆羅門的存在,然後又有著吳愛文這類人的引導。上麵還有著黃祺祥這樣的領導支持,方才形成了這樣的氣候。
常溪縣的排外,是全體乾部的排外。你要沒在常溪縣待過兩年,這裡的人都很難接納你。
關念君在常溪縣有著一定的威望,也是從常溪縣基層殺出來的,方才得到了本地乾部群眾的支持。
所以李默人還沒有到,很多本地乾部已經躁動了起來。
剛開始他們是去老書記那邊,不過老書記擺明了就要退休了,自然一推三不知。
隨後,就有人試探性去找關念君。
在他們看來,關念君肯定是對李默到來存在不滿的。
不過也有人知道,關念君和李默的關係不錯。
所以剛開始隻是有人去試探一下,沒想到的是,關念君對於這些試探保持了一些放任的態度。
這樣一來,去關念君辦公室的人就多了起來。甚至縣委班子成員,也開始到縣長辦公室聊聊。
對這些人,關念君基本上全盤接收。
在這樣的環境下,省委組織部將李默送到了常溪縣。
召開全體乾部大會的時候,李默坐在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秦三水的旁邊。
很多乾部都在打量這位年輕過分的未來一把手,甚至比關念君還要年輕。這讓很多人既感到吃驚,又覺得有種說不出的不適。
而老書記胡友達則是麵無表情的坐在另一邊,他也參加了此次乾部大會。對他而言,是要跟這裡的乾部道個彆。
不過相比較於李默,他這麼做,就有點喧賓奪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