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鬆老師的到來,讓人感到吃驚,是因為他曾經的地位。
那麼鄭瑤到來,讓人感覺震驚,是因為她的權威。
鄭瑤曾經是安北的第一才女,擔任過省媒的總編。不過根據後來披露的信息,當時她就已經在經濟、哲學等領域理論研究上,做出了貢獻。
憑借這一係列貢獻,她又加入了一些秘密研究機構,開始了長達十年無人問津的研究工作。
等到她再度回到世俗視野的時候,正是老一輩大家隕落的時候。鄭瑤憑借一己之力,成為了新一代的大家。
重新組建學會,參加者雲集。
如今他倆來到常溪縣,鬆老師是實踐大師,鄭瑤是理論大師。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他倆身上,反倒沒有人看到,經過喬裝一番的張勝昔。
張勝昔穿著普通的t恤和牛仔褲,還戴了一副平光鏡。
平日裡的灑脫不羈,此刻都收斂到了極致。
不過也有人注意到他,方啟明顯然看到了,他愣了一下,然後又移開了目光。
王明月也非常恭敬地與鄭瑤打招呼。
王明月比鄭瑤要小一些,他當時在學會的時候,鄭瑤已經是會長了。要說起來,當時學會不少人,還對鄭瑤有些愛慕。
現如今,鄭瑤也到了年齡,但是仍然一絲不苟,非常的精致。
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讓人不免感慨紅顏白發。
鄭瑤對王明月也隻是點了點頭,她向來對人都是不假於色。
不過目光掃過張勝昔的時候,露出了一絲笑容。
李默作為組織者,也要一一打招呼。
李默與鬆磊是見過的,但是與鄭瑤第一次見麵。
鄭瑤看到他,也有些訝異:“你認識牛弘毅麼?”
李默點了點頭:“牛哥來過常溪縣,當時與他有過交流。”
李默知道,跟張家有關係的人看到自己,都會問這個話。
實際上李默還問過呂詩媛,自己和牛弘毅真的很像麼。
呂詩媛卻告訴他,兩人其實並沒有那麼相似。不過給人帶來的感覺,有點相似。
這種感覺,就很難去形容了。
生活中經常有些明明沒有親緣關係的人,他們舉手投足卻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大概也就是這樣,並沒有那麼相似。
鄭瑤能夠這麼問,自然能說明,她與張家關係莫逆。
這也正常,如果不是與張家關係莫逆,也不會因為我張勝昔的邀請過來。
李默引路帶到百人會議室,然後做了簡短的開班儀式。
李默將這一次方案做成了一次實踐,然後圍繞這一次落實方案的實踐,開展了係列學習。
李默做了開班儀式之後,就讓鬆老先生開始授課。
本以為鬆老先生會說很多大方麵的東西,但卻並非如此。
鬆老先生對於縣域經濟發展很關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縣域經濟的發展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
他圍繞“縣域經濟的特色化法則”“城鄉對流新範式”“新質生產力的彎道超車”等方麵,介紹了縣域經濟展現的特點。
同時,他也對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典型案例,進行了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