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民想要開口,不過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他剛剛覺得自己表達得挺清楚的,是要調整一下李默的崗位。沒有說到提拔的事情,但是怎麼到了梅紅獻的嘴巴裡麵,就變成了提拔?
這該怎麼提拔,跟自己唱反調,自己還要給他提拔?
讓周愛民沒想到的是,分管農業農村的副省長艾龍,也開口附和:“我覺得梅省長、周省長說得有道理,這一次調整之中,省廳副職也存在不少的缺口。應該讓一些年輕人上來,也是對其他人的激勵。”
周愛民自然知道,艾龍為什麼會讚同。
艾龍是覃省長當初提拔起來的,一直將覃省長視為伯樂。
李默也是覃宏非常欣賞的年輕人,甚至在魯東那邊,還曾經打電話過來詢問過李默。
所以李默既然有提拔的機會,艾龍自然要鼎力相助。
周愛民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好端端提這個話題乾什麼。
將李默調整到省廳裡麵處室,跟讓他提拔,這完全是兩回事。
常溪縣的事情,現在已經刮起了風。
周愛民原本想要調整李默,也是震懾常溪縣的班子成員,這樣一來,也可以給張如仕一個操作空間。
現在調整變成了提拔,那還怎麼去震懾。這不是反過來在鼓勵他們了麼?
可是周愛民現在開口要攔住這件事,就把自己的心機,完全抖出來了。
憋屈是真憋屈。
周愛民想了想,放緩語氣:“對於年輕人放手重用,這自然是應該的。不過還是循序漸進,先到省廳處室,然後進班子。這樣一來,也有個檢驗的機會。”
周愛民這種提法,也是比較合理的。那就是讓李默擔任一些省廳的重要處室,然後進入黨組班子。
畢竟黨組成員之中,有些是以內部處室一把手的身份參加的。
這樣的黨組成員,級彆雖然是正處,但是已經是班子成員。後麵提拔的話,也比較方便。
這已經是周愛民能夠做到的極限了,如果梅紅獻等人再繼續提李默的話,他就隻能收回自己之前的話了。
哪怕打臉也隻是在這幾位省領導麵前打臉,但是不至於丟失常溪縣的重要戰略。
王明月仍然沒有發言,而是看向梅紅獻。
梅紅獻點了點頭:“我覺得周省長說得有道理。”
艾龍也再度表示了讚同,周愛民畢竟快要接手梅紅獻的位置,在省政府班子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他已經開口了,艾龍沒有必要為了李默,得罪他。
見狀,王明月也表示了讚同,這件事基本上就定了下來。
此時的李默,還在省委黨校學習。
他是徹底封閉學習,對於各方的聲音都不管了。
自從擔任一把手之後,李默出來學習的機會就少了。不僅如此,曾經引以為傲的一支筆,也落下了不少。
所以這一次來省委黨校學習,他也是全神貫注。
常溪縣的情況,每天晚上有趙武打電話彙報。
喬愛蓮和鄭穎怡的行動是快的,她們聯合審計局,對項目進行了內部審計。
幾家企業也進行了約談,第一個解決的就是豐齊村耕地問題。她們重新找來第三方評估,結果與第一次評估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