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彆的方麵,李默未必能夠比得上這些浸淫多年的筆杆子。
但是在格局方麵,李默遠遠勝過他們。
李默是從材料人起步,後麵做過部門主要骨乾,在縣科協擔任過一把手。也搞過經濟,在老山縣、常溪縣搞過發展。
這就是李默能夠淩駕於他們之上的自信和視角。
綜合處會議室裡麵有白板,一般都是用來糾正一些錯誤的。
李默拖過白板,在上麵寫了三個詞:“文膽、智庫、引擎。”
眾人看過去,有些不解。
李默環視這群“筆杆子”,目光灼灼:“我知道,在座各位,包括過去的我,都被一個無形的標簽定義著‘寫材料的’。廳領導的思路,我們把它變成文字;各處室的成績,我們把它彙總成報告。我們是廳裡最鋒利的‘文膽’,這一點,毋庸置疑,也值得驕傲。”
李默先肯定了大家的過去,讓所有人產生了共鳴。
隨即,他話鋒如刀,切入肌理:“但今天,我要帶著大家,親手撕掉這個標簽!”
在座都是材料人,對於李默的話語中飽含的深意,已經有了一些明悟。
再聯係到之前的方案,還有這三個月被其他處室踢過來踢過去的經曆。
他們有些明白,為什麼李默要召開這個會了。
李默看到有些人心領神會,他點了點頭:“我們過去的工作,更像是在消耗才華。把80分的成績,用100分的文筆包裝成90分。我們最核心的能力——洞察力、分析力、戰略構建力——卻用在如何把‘取得了進展’換成‘實現了跨越’這種文字遊戲上。”
這番話,等於揭開了綜合處的遮羞布。
說起來也是排名前幾的處室,可是全體淪落為整個廳寫東西的工具。
這一點也是李默對綜合處觀察,得來的結果。
李默歎了一口氣:“從今天起,綜合處的核心工作不再是‘寫’材料,而是‘產’思想。我們要把才華投資到最能增值的地方。
從海量的基層數據裡發現真問題,從繁雜的政策文件中提煉真抓手,從表麵的成績下預判真風險。我們要讓每一份報告,都成為無法被替代的決策依據。”
李默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方案裡麵寫的全省二字,他嗤笑一聲:“我們在座不少人,隻怕腳步連這座大樓都沒出去過。就算出去,也是走馬觀花。你所寫的全省,隻是文字上的全省。”
說到這裡,很多人已經明白了,李默狠狠諷刺了什麼叫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李默說道:“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改造我們的綜合處。但是改造綜合處,先要改造我們自己。我們要有格局,要有站在省委的高度,擁有基層的視角,具備全國的眼光。我們寫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應該是滾燙的現實和廣闊的天地!
寫材料如果隻是‘幕後工作’,那麼前途渺茫。我向大家承諾,綜合處,將不再是升遷的終點站,而是乾部培養的搖籃和金礦!諸位,我們的使命,不是去描繪領導想看到的風景。我們的使命,是為全省三農工作,尋找下一片值得開拓的星辰大海。”
李默的語言雖然沒有演講那樣跌宕起伏,可是深深觸動了他們的心。
之前李默力戰三大處長,他們對李默隻有敬畏。
那麼當李默說完此番話後,他們從折服到向往。
用一句話形容,源於才華,陷於格局,忠於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