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牛畈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嶄新的村口牌坊、粉刷一白的村舍外牆、平整的水泥村道和一個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
張慕傾笑著說道:“李哥,我看這個地方鄉村振興工作做得不錯,街道乾乾淨淨的,而且環境還好。”
李默點了點頭,之前的脫貧,也是一大奇跡。
在脫貧攻堅戰中,很多問題也因此被解決。
所以哪怕是在治水縣,也能夠看到脫貧攻堅戰的成果。
來之前,李默聯係了村支書,他是以考察投資的名義過來的。
村支書叫作葉淩習,看起來頗有些忠厚。
他對兩人非常客氣,先是帶著他們參觀牛畈村的家庭狀況,還有扶貧車間。
作為體製內的一員,李默自然知道,這些都是表麵文章。
張慕傾倒是很自然,她覺得一切都很正常。
農村嘛,不就這樣麼。
正在葉淩習介紹的時候,一個村民匆匆跑來,在他耳邊低語。
葉淩習臉色微變,但馬上恢複笑容,解釋說有點小事要處理,就讓兩人轉轉。
扶貧車間是炒茶的,張慕傾看得津津有味,跟一個小姑娘聊了起來。
小姑娘對工序的了解頭頭是道,張慕傾都有些崇拜了。
李默一看小姑娘的年紀,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
現在又不是寒暑假,小姑娘明顯是輟學了。
從小姑娘穿著來看,家裡應當也不富裕。
張慕傾雖然沒有刻意打扮,但是她站在小姑娘旁邊,兩人差距立刻拉開了。
這令李默也不免感慨,投胎真的是技術活。
李默走了過去。
小姑娘看到李默,還是有些緊張。
剛剛葉淩習也是一看兩人的陣仗,就覺得李默才是大老板。
至於張慕傾要不然就是家裡親戚,要不然就是老板帶著的小蜜。
李默笑嗬嗬問小女孩名字,小女孩叫作葉巧宜,跟村支書還算得上是親戚。
李默點了點頭:“小葉怎麼不上學?”
葉巧宜有些不好意思:“媽媽生病了,家裡供不起兩個孩子,我成績不怎麼好,所以就沒念書了。”
張慕傾頓時瞪大了眼睛,她不是沒聽說過沒上學的事情。
包括她之前一些初中同學,有的也不念高中了。通過家裡關係,準備直接去國外鍍金。
家裡困難的她也聽說過,隻是感覺現在家裡再困難,也不至於不上學吧。
結果李默一問她母親的病,知道是癌症中晚期,張慕傾也不免歎息一聲。
普通人家碰到這種病,那絕對是災難。
李默又問到扶貧車間的工資,張慕傾就更加有些不好受了。
葉巧宜算得上是童工了,還是因為跟村支書家裡沾親帶故,再加上日子確實太苦,這才能夠在扶貧車間工作。
不過這裡的收入,確實不高,比最低保障稍微高一點。
葉巧宜也不容易,這麼一點錢還要拿出一大部分給母親看病。
張慕傾光顧著同情葉巧宜,李默卻看她心思單純,所以旁敲側擊問了一些村子裡麵的情況。
例如村子裡麵誰說了算,扶貧項目現在經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