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遷都
邵明珠帶著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員,步履匆匆地穿過永康宮的長廊。宮中的氣氛凝重,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沉重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尤其是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官員們,此刻卻顯得格外不安。邵明珠走在最前麵,神色冷峻,目光如炬,仿佛在思索著什麼。
等眾人神情凝重的進入永康宮的大殿,司馬鄴正坐在龍椅上,冕旒垂下的珠簾微微晃動,遮住了他稚嫩的麵容。然而,即便如此,邵明珠依舊能感受到司馬鄴的緊張與不安。畢竟,他隻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麵對眾人如此凝重的神情,難免會感到慌亂。
邵明珠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隨後沉聲說道:“陛下,臣等有緊急軍情稟報。”
司馬鄴點了點頭,聲音有些顫抖:“老師,情況如何?”
邵明珠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寧平城一戰,我朝廷的十多萬大軍全軍覆沒,王衍、郗鑒、高光等一眾大臣皆已殉國。石勒的軍隊勢如破竹,洛陽危在旦夕。”
司馬鄴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他緊緊抓住龍椅的扶手,聲音顫抖地問道:“老師,這……這可如何是好?”
邵明珠看著司馬鄴,心中微微一歎。他知道,司馬鄴雖然平日裡表現得沉穩,但畢竟還是個孩子,麵對如此巨大的變故,難免會六神無主。他沉聲說道:“陛下,臣等今日前來,正是為了商議對策。”
司馬鄴連忙點頭,急切地說道:“老師,您快說,朕該怎麼辦?”
邵明珠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轉頭看向身後的百官,沉聲說道:“諸位大人,如今局勢危急,大家有何良策,不妨暢所欲言。”
百官們聞言,紛紛開始討論。有人高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當死守洛陽,與洛陽共存亡!洛陽乃我朝之根本,豈能輕易放棄?”
另一人立刻反駁道:“不可!洛陽如今已是孤城,石勒的軍隊勢如破竹,若是死守,隻會白白犧牲。臣以為應當遷都長安,以圖東山再起!”
又有人說道:“長安雖好,但關中地區胡人部落眾多,若是朝廷遷都長安,恐怕難以控製局麵。臣以為應當遷都建康,江南富庶,且遠離中原戰亂,正是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邵明珠聽著眾人的討論,眉頭越皺越緊。他心中暗自失望,這些都是他選拔上來的官員,結果也都是飯桶。平日裡高談闊論行,等到了關鍵時刻,卻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他咳嗽了一聲,大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邵明珠沉聲說道:“諸位大人的意見,本侯已聽清。然而,死守洛陽乃是下下之策。洛陽一旦城破,天子與百官皆會被俘,屆時生不如死,且毫無意義。遷都長安亦是下策,洛陽失守後,朝廷在中原已無主力,劉聰拿下洛陽後,下一步必定攻打長安。關中地區的胡人部落一旦得知朝廷勢弱,必定不再聽從調遣,屆時朝廷將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遷都建康,江南地區本土氏族林立,琅琊王氏在江南經營多年,我們這些北方人過去,恐怕難以立足。”
百官們聽了邵明珠的分析,紛紛沉默了下來。大殿內一片寂靜,隻有司馬鄴急促的呼吸聲在回蕩。
邵明珠見眾人無言,便繼續說道:“為今之計,唯有北上幽州。不瞞諸位,本侯早已預料到會有今日之局麵,因此與王浚大人謀劃已久。幽州已經做好了全麵的準備,且本侯是拓跋部與慕容部的女婿,這兩部的首領也已接受朝廷冊封。再加上王浚大人的幽州軍,以及本侯的親自謀劃,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他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若我們以幽州為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何愁中原不能光複?”
百官們聽了邵明珠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和嶠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邵侯爺所言極是,臣附議。北上幽州,乃是當前最為穩妥之策。”
司馬鄴見眾人都支持邵明珠的提議,心中也稍稍安定下來。他看向邵明珠,眼中滿是感激:“老師,朕一切都聽你的。你為今日之局早已謀劃許久,朕心中甚是感激。”
邵明珠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恭敬:“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輔佐陛下光複河山。”
司馬鄴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好,既然如此,便依老師之策,北上幽州!”
邵明珠見司馬鄴已經下定決心,便轉身對百官說道:“諸位大人,即刻準備北上事宜,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遷都準備。”
百官們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邵明珠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接下來的路將會異常艱難,但隻要能夠順利抵達幽州,朝廷便還有一線生機。他抬頭看向遠方,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石勒,劉聰,你們以為晉朝已經完了嗎?不,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眾人離去,永康宮內隻剩下司馬鄴、邵明珠以及和嶠三人。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在三人凝重的麵容上。司馬鄴眉頭緊鎖,目光中帶著深深的憂慮,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沉重:“老師,宮中的宮女、太監,還有後宮的嬪妃和皇子公主們……該如何處置?若是匈奴人攻入洛陽,他們的下場恐怕……”
邵明珠聞言,神色一凜,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願意跟隨咱們離開的宮女、嬪妃和公主,必須一同帶走。尤其是那些女子,若是落入匈奴人之手,恐怕生不如死。匈奴人和羯人殘暴無道,糧食短缺之時,他們甚至會將女子先奸後殺然後充作軍糧。臣絕不能坐視她們遭受如此厄運。”
和嶠站在一旁,眉頭緊皺,顯然對邵明珠的提議有所顧慮。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子卿,宮中人數眾多,若是全部帶走,隊伍必然龐大。石勒和王彌的軍隊正在兗州虎視眈眈,咱們若是帶著這麼多人行動,目標太大,恐怕會拖累行軍速度,甚至引來敵軍追擊。此事……還需慎重。”
邵明珠微微一笑,目光堅定而從容。他轉身看向和嶠,語氣沉穩:“老大人,您所慮極是。不過,臣早已有所安排。不僅宮中之人要帶走,洛陽城中的百姓,凡願意跟隨咱們的,也會一同撤離。臣已與慕容皝和段文鴛聯絡,他們將率領五萬鮮卑騎兵前來洛陽接應。再加上小子手中現有的一萬多兵力,足以護送眾人安全撤離。此外,王浚大人已率領幽州軍渡過黃河,現駐紮在東郡,隨時準備接應咱們。老大人不必過於擔憂。”
和嶠聽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抬手捶了一下邵明珠的胸口,笑道:“好小子!老夫真是小看你了!你這局布得可真夠大的!從何時開始謀劃的?”
邵明珠微微一笑,眼中帶著幾分得意:“老大人過獎了。小子在薊縣時,便已與王浚大人開始布局。匈奴人野心勃勃,臣不得不早做準備。”
司馬鄴聽到這裡,臉上的憂慮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與感激。他站起身來,鄭重地向邵明珠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幾分哽咽:“老師……您真是我朝廷的治世能臣!若非有您,朕真不知該如何應對這危局。”
邵明珠見狀,連忙上前扶住司馬鄴,語氣謙遜而堅定:“陛下言重了!臣不過是儘忠職守,為陛下分憂。如今局勢危急,咱們必須儘快行動,絕不能有絲毫耽擱。”
司馬鄴點了點頭,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好!一切就依老師所言。朕這就下令,召集宮中眾人,準備撤離。”
邵明珠微微頷首,隨即轉身對和嶠說道:“老大人,宮中之事還需您多費心。咱們必須儘快清點人數,安排好行軍的順序,確保萬無一失。”
和嶠點頭應下,臉上再無半分疑慮,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信心與決心。他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笑道:“放心吧,老夫這就去辦。有你在,老夫心裡踏實多了。”
邵明珠微微一笑,目光投向殿外漆黑的夜空,心中卻已開始盤算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滿艱險,但隻要眾人齊心協力,便有一線生機。
殿內燭火依舊搖曳,三人的身影在牆上拉得修長。這一刻,永康宮內雖寂靜無聲,卻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凝聚,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與希望。
喜歡夢回西晉娶女帝請大家收藏:()夢回西晉娶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