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某位大臣在家中隨便說一句:“我要謀反了”這話不出意外,當日便能進入陛下的耳目。
想到這裡,袁天罡不由得渾身冷比一陣。
但他立馬又給自己一個解釋:“事情發生在長安城外,天子腳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呢。”
“聖上,若是此事攤在老臣身上,恐怕會把老臣難為死,也想不出這等奇巧之能術來。”
“哦?袁師竟然稱讚這個混小子,難道他果真有此奇才嗎?”
“名副其實,堪當大任。”
“戶部已經查實,倪土考中探花之後便榮歸故鄉裡,但他的家族遭遇不測,耶娘鋃鐺入獄,而後一年,倪土竟然失蹤一整年,一年後,倪土突然出現在清河縣入贅崔家,不滿一年便被趕出家門。朕不關心他這些,倒是對他失蹤的這一年很是疑惑。”
“陛下可有定論?”
“據他所言,他遁入道家,到了蓬萊仙島拜入鶴老真人門下,隨後陪其師尊到達泰山求仙問道,等到他的師尊化為仙體後,他才回歸俗世。朕派人去查驗了,確實有一真人名曰鶴老,但倪土此人到底去沒去他身旁為學生,確無法查實。此為一大疑惑。”
“敢問陛下,第二個疑惑呢?”
“第二個疑惑……朕想問袁師玄學一脈可否真能求仙成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似乎袁天罡早就知道陛下會有此疑問,便微微一笑,回道:“玄學一脈在乎玄字,能否求仙成功,又能否遁入天界,實乃修為所限製,世間芸芸眾生多為凡人,無法到達彼岸也就無從知曉,無知不能稱之為不知,更不可妄加評論。此疑問,老臣無法作答。”
“對於倪土遁入道門一事,俗人去查驗,未必得到的答案是真的一麵,就看詢問之人以何問之。若以俗問俗,得到的必然是俗答。若以道問道,得到的必然是道。也是修為罷了。”
李治點了點頭,臉色變得精彩了幾分:“袁師一向以工於相術聞名,聽旁人言,前朝時袁師便與杜淹、王珪、韋挺等遊,推斷諸人名位,皆如袁師之言。本朝,袁師又為岑文本、張行成、馬周等看過相,無不應驗。此等神機妙算,世人皆稱袁師為荀子以後善於相術的第一人。”
袁天罡微微一笑,回道:“哪有什麼神機妙算之說,老臣善於把細致的觀察與精致的推理相結合罷了。”
李治也是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對於倪土的命運,袁師怎麼看?”
袁天罡聽聞後,臉色驟然變為冷寂。
這樣的變化,不得不讓李治有些擔憂起來。
不過,很快地,袁天罡的臉色便恢複正常,隨後他微微抱拳拱手施禮,說道:“陛下,倪土此人命運奇特,老臣也不敢妄下結論。”
“奇特在何處?”
“此人命運有兩條,而且反複變化,變化無常,超出老夫的算計。”
“哦?竟有如此奇特?說來給朕聽聽。”
“老臣在來時的路上已經掐算過了,不得不驚訝異常。倪土的命運在兩個時段異常,異常到同時存在兩個命運,忽善忽惡,忽喜忽憂。”
“哪兩個時段?”
“其一,在皇榜發布之後,他看到自己中舉之後。其二,他被崔家趕出家門之後。”
“這兩個時段奇特,或許是因為情緒太過激烈,而精神失常呢?”
“就算他因大喜大悲而精神失常,也絕不會造成逆天改命。除非……”
“除非有仙體借魂。”
“何為仙體借魂?這是什麼法術?”
“這隻是老臣的一個猜想。可世間從沒有聽說過有此奇巧事發生。也許他是非異之人,超出玄學的研究範圍。”
李治沉吟片刻,說到:“說說他這個仙體借魂之後的變化。”
喜歡大唐男保姆請大家收藏:()大唐男保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