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土聽了半日,才知道敢情他們在說偉大的書法家褚遂良啊!不知道他手寫的雙喜字是什麼樣,後世的書法碑帖,並未見到他的這一個字。
河南郡公?哦,是了。
太宗病危時,將太子托付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由遂良起草遺詔。
高宗即位,封遂良為河南郡公,進而晉為河南郡公,後世因稱“褚河南”。後因長孫無忌排擠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內爭一番,褚遂良出長安為同州刺史。今年,李治為平衡長孫無忌與朝廷的關係,將褚遂良召回,任吏部尚書,監修國史,旋為尚書右仆射,知政事。
褚家這時候辦喜事,看來是給褚遂良的上任衝衝喜啊。
隻不過,褚家也太摳了,不像史書記載的褚遂良剛正不阿的作風啊。
看來現實與記載是有出入的。
也不知道寫史書的人受了褚遂良多少潤筆費。
不過,對於眼下的時局,還是要幫王寧氏想辦法渡過去的。
“織造紋繡,全都要手工嗎?”
“是!其實不單單要那個雙喜字,還要繡製錦簇團花,還有百鳥和鳴,豈非七日啊,若在平日,九九八十一條,沒有半載是做不出來的。這已經是極限了。”
“老王,彆再埋怨了,快快想想辦法啊!”王寧氏急得臉色蒼白,想起身下炕,還是被王百度給勸阻了。
老王想不出什麼辦法來,隻能唉聲歎氣了。“實在不行,我們花高價聘請上二百人來連夜趕製,隻是這次,咱們血虧大了!”
王寧氏也是一籌莫展,將眉頭緊蹙地老高,又氣又恨又急,隻把牙齒咬得咯吱吱亂響。
倪土想了想,便說道:“我來想辦法,估計今晚加加班,明日開始,三日之內日夜兼做,估計剩餘的絲織物能很快完成。”
“真的?”老王高興地急忙伸手要抱住倪土了。
王寧氏也是高興地綻放了笑臉,詢問道:“小俊老弟,你若是幫我度過這次難關了,我什麼條件都答應你。”
老王也忙著幫腔:“對!什麼條件都答應你!”
老王說完,臉上綻放了很是情願的神色來。
眼神卻在忙著將倪土和王寧氏連在一起,似乎答應了他們倆的親事了。
倪土知道他們有些想歪了。
“彆等到事情做完才答應我的條件,我現在就要。”
“這不妥吧?天還沒黑。”王寧氏嬌羞地垂下頭去。
老王也是不好意思地嘿嘿一聲,扭頭到一旁。
倪土當沒看見,沉聲說道:“我找一個合作夥伴,而且要參與這次生意的一半利潤。你們要答應我這個條件。”
恍然大悟的老王來不及自責自己到底有多齷齪,卻忙道:“可這次是賠錢的買賣,哪裡來的利潤啊。”
“那個是以後的事,你們甭管,隻要答應我這個條件,剩下的事便好辦了!”
“好!我答應!”王寧氏沒彆的辦法,現如今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倪土便手書兩封信,吩咐老王,趕緊去尋人。
一則找寶緣齋的東主李十三,一則去一個深巷子裡找甄真兒。
“把這兩封信給他們,讓他們火速趕來。”倪土說完才想起來,又在信封上加了三個“急”字。
老王和王寧氏這才明白過來,眼前這位少年赫然是寶緣齋的大東主啊!
老王不由得對倪土的態度來了一個徹底翻盤的改變,連接信封的手都是顫抖的。
對倪土的畢恭畢敬立馬顯現。
躺在炕上的王寧氏滿臉的安詳,死死瞧著倪土的眼神裡滿是說不出來的幸福。
她在想,是什麼好運,老天爺賜給他這麼一個人俊腰包鼓的活寶!
少卿,李十三的管事李山,也就是李十三的姑舅表弟,親自趕了來。倪土跟他說了與王寧氏的靜雅絲綢莊簽一單買賣的協議內容後,李山急忙草擬了一份。
協議剛剛改好,甄真兒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