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他們還要詢問站在最前麵的大臣,用於轉述。
太麻煩了,龍威也減弱了太多。
有了這個玩意兒,就能聲勢震天了。
倪土讓甄真兒調試了按鈕,將聲音放小一些,達到在場的人舒適的程度。
隨後,倪土正式開場——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啪!”
定場詩一出,醒木玩石板上一拍,現場的人頓時雷動起來:
“好!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
場下的人們各個嘻嘻哈哈,熱鬨非凡,紛紛要求倪土再來幾首定場詩。
“不來了!不來了!”倪土及時止住現場氣氛,“定場詩要一一念出來,得說到什麼時候啊,大夥兒是來聽我倪土講評書的,說到‘評書’二字,肯定有人要問了,到底何為‘評書’,評書即為評議事理,我給大夥兒講一個故事,是非曲直,正義公道自在其中。”
“我講這個呢,不圖彆的,隻求勸人向善,崇德明禮。上回書說了第一大女英雄婦好,惹得不少人罵了我好幾日……”
現場的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今日呢,咱們講一個輕鬆一點兒的故事。說輕鬆也並非輕鬆,說悲催也並非悲催。因為這故事就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所以,大夥兒一定要聽仔細了。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波斯國尋寶記》!”
“故事發生在前前前朝元熙二年,我中原人第一位到達天竺國的僧人法顯仙逝,魯國有一貧寒士子名曰鐘海千。在講他的故事之前,有必要提一下法顯西渡天竺求得真經之事。話說這法顯乃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而被如來佛祖貶到下界,在觀世音菩薩的指點下,奉了當朝天子旨意,不遠萬裡前去西天求取真經,路途上收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個徒弟,經曆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來佛祖封為‘旃檀功德佛’。”
倪土閉關三日,便是為了這個。
唐僧?玄奘?他還在沙漠上奔圖呢,怎能就標榜宣揚他呢?
倪土便用移花接木之術將法顯換為玄奘,寫了一本自創的法顯版西遊記。
倪土之所以提及法顯,還是想彌補世人對這位功德無量之人的長久埋沒。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對於世人茫然無所知的未知世界,法顯竟然懷揣信仰,在六十歲高齡時,徒步去往天竺,取得真經戒律回來。這種精神就該讓大唐人瞻仰。
有了這種不服輸的勁頭和不怕死的闖進,大唐版圖怎能會舍得割裂,大唐人的血性就該被充盈到宇宙天地,無所不能。
這樣的開場白一下子鉤住了眾人的心魂。
“法顯本姓龔,出生在平陽郡,早年便見證了後趙、冉魏、前燕和前秦勢力的相互取代。他有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耶娘擔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歲左右的時候,就把他度為沙彌。”
……
“東晉隆安三年,法顯已在佛教界度過了六十餘個春秋。六十多年的閱曆,使法顯深切地感到,佛經的翻譯趕不上佛教大發展的需要。特彆是由於戒律經典缺乏,使廣大佛教徒無法可循,以致上層僧侶窮奢極欲,無惡不作。為了維護佛教真理,矯正時弊,年近古稀的法顯毅然決定西赴天竺,尋求戒律。”
……
喜歡大唐男保姆請大家收藏:()大唐男保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