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牆麵上赫然寫著瀟灑俊逸的詩篇:
“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
“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
“蜜浸黃蓮終必苦,強摘花果不能甜。”
“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眾人聽聞此詩句暗自驚詫,瞧著麵前這個倪土,簡直如看待大神一般。
但守著長孫淨,以及仍在氣得波濤洶湧的太平公主,眾人哪敢做聲應和。
這樣的情愫最難處理。
有悲傷不能發泄,有歡樂卻不能酣暢淋漓,眾人都覺得異常憋屈。
正在此時,門口處有人哈哈一笑,大叫道:
“妙啊!妙啊!所寫事物全都是平常所見的,但都是一正一反,拚湊起來講的道理也太深刻了!”
“所寫雖然皆是平常事物,但對人性之惡不可不謂一針見血啊!”
眾人循聲望去,見是那台上講演的夫子。
原本待在內院內室的眾權貴們聽聞後,急忙奔跑出來,還距離著數十米呢,他們皆紛紛拱手笑迎道:“元朗兄,彆來無恙啊!”
“德明老匹夫,你還活著啊!”
“老陸,這些年你死哪兒去了!”
一幫花白胡子的老者們一見到老夫子便上前熱情地擁抱寒暄。
望著這些權貴們對這個身材乾瘦、衣著簡陋的老頭,大家瞬間對其刮目相看了。
倪土登時才緩醒過來:“元朗,德明,老陸?陸德明!”
陸德明,蘇州吳人也。初受學於周弘正,善言玄理。
陳大建中,太子征四方名儒,講於承先殿。德明年始弱冠,往參焉。
國子祭酒徐克開講,恃貴縱辨,眾莫敢當;德明獨與抗對,合朝賞歎。解褐始興王國左常侍,遷國子助教。
陳亡,歸鄉裡。
隋煬帝嗣位,以為秘書學士。
大業中,廣召經明之士,四方至者甚眾。
遣德明與魯達、孔褒俱會門下省,共相交難,無出其右者。授國子助教。王世充僣號,封其子為漢王,署德明為師,就其家,將行束修之禮。德明恥之,因服巴豆散,臥東壁下。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對之遺痢,竟不與語。遂移病於成皋,杜絕人事。
王世充平,太宗征為秦府文學館學士,命中山王李承乾從其受業。
尋補太學博士。
後高祖親臨釋奠,時徐文遠講《孝經》,沙門惠乘講《波若經》,道士劉進喜講《老子》,德明難此三人,各因宗指,隨端立義,眾皆為之屈。高祖善之,賜帛五十匹。
貞觀初,拜國子博士,封吳興)縣男。尋卒。撰《經典釋文》三十卷、《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並行於世。太宗後嘗閱德明《經典釋文》,甚嘉之,賜其家束帛二百段。
史書記載的這話,翻譯過來便是陸德明,名元朗,字德明,蘇州吳縣人。大儒、經學家、訓詁學家,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勤奮好學,受業於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陳時期,教導太子陳叔寶。起官始興王國左常侍,遷國子助教。陳朝滅亡後,歸於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