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朝堂上,進行了激烈的爭吵。
若是王玄策此刻立在朝堂上一定會感覺十分尷尬。
他是出使天竺國的使者長官,但滿朝文武似乎把他給忘了,兩方勢力全都聚焦倪土這個無名小卒,進行猛烈開火和誓死防禦。
長孫無忌終於逮住懲治倪土這家夥的機會了,抨擊他以吐蕃普通老百姓三千頭顱為景觀,泯滅人性,嗜血成性,毀我大唐信譽,導致大唐會被萬國詬病。
晨起的陽光出來了,透過大殿門口的寬大窗欞射進來,將長孫無忌噴得四處亂濺射的唾沫星子照得分外清楚。
李治歪著身子托著腮幫子瞧著這精彩的一幕,覺得倪土那句流傳甚廣的話很有道理。
“換個心態看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以前老是跟長孫無忌嗆嗆著,明著又掰不過人家。
人家一瞪眼,群臣便應和起他來。
暗地裡生氣吧,憋得一肚子怒氣,自己除了能憋啞屁,都沒有什麼好結果的。
而今次裡,上早朝前,武媚兒念叨了幾遍倪土的箴言名句,結果心胸豁然開朗了。這或許就是皇父和皇祖父雲淡風輕、氣定神閒的樣子吧。
這才是九五之尊該有的樣子。
李治這才醒悟過來,頓時懊惱自己這幾年簡直白過了。
打小並非嫡長子,也沒受過正統的天子之術,半路撿了一個皇位,竟然隻顧著高興,忘了研修一下天子之術這門必修課了。
想到這裡,李治瞧了瞧站在旁側的李忠,見到他憨頭憨腦的樣子,便搖了搖頭。
長孫無忌長篇大論論述完了,羅列了倪土一千八百種罪名。
他剛退下,其餘的文臣便接二連三地彙報風聞奏事,訴說倪土如何欺負異族小娘子,如何調戲良家小娘。
站在一旁的程咬金還時不時地點點頭,嘿嘿笑幾聲。
李治知道倪土在昨晚便派人修書一封送達程咬金的府上,他應該明白倪土的一切,怎麼還這般幫腔這些酸腐孺子呢。
“盧國公,你有何話要講?”
程咬金腆著大肚子往前行走幾步,微微施禮,說道:“回陛下,老臣知道倪土開辟了大唐評書劇場,沒想到這股風兒竟然刮到了朝堂之上,人人都是說書的好材料!老臣覺得倪土說得對,想吹牛得上稅!”
一句話說得,李治嗬嗬大笑起來。
滿朝文武都憋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笑過之後,李治又詢問道:“盧國公,旁人放屁就隨他們去吧!你有什麼話儘管說。”
李治這話一說,站在最前麵的長孫無忌臉麵掛不住了,其餘文臣也覺察出這味道很是火辣嗆鼻,不由得都心情複雜地深情躁動,四處無神地張望,後悔剛才大放厥詞,在陛下心目中留下了惡劣印象。
程咬金掃視一眼周圍人的窘態,大嘴一撇,說道:“老臣以為,這一戰實乃立威之戰。他們吐蕃人不是想鼓動西北邊陲的部落造反嗎?他們吐蕃人不是想要截斷咱們的絲綢貿易之路,發大財嗎?平日裡都是以匪賊麵目出現,讓咱們抓不得把柄,今次裡,咱們手握祿東讚孫兒的頭顱在手,看他吐蕃人有何話要講!他這番興師動眾,名義是劫掠我大唐行腳商人,實際上對我大唐宣戰。老臣以為,不如趁此時機派重兵駐守絲路一帶,尤其是扼守過魂嶺之險要,那裡可是兵家必爭之地,誰占據誰就有話語權。若是一旦落入吐蕃或者西突厥手中,將對我大唐一個沉重打擊,絲路也隻能停擺,相信這一點兒,大夥兒是跟老臣站在一起的。”
李治聽聞點了點頭。
彆看程咬金平日裡蠻橫不講理,但講起大道理來,確實很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