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讚乾布英年早逝,祿東讚也迎不來權臣歲月。祿東讚這一權臣也確實沒辜負鬆讚乾布的托付。他順利幫助吐蕃王室,完成了讚普權位的交接。”
“要知道,吐蕃國內各種權貴勢力紛繁複雜,每到讚普交替之時,吐蕃國內幾乎都要亂上一陣子,但鬆讚乾布身後的王位交接,卻出奇地順利。這證明,祿東讚對吐蕃國內的各方勢力,有著極高的控製能力。隨著祿東讚的地位穩固,噶爾家族逐漸坐穩吐蕃國。”
“聽禦林軍報,祿東讚對吐穀渾早有預謀,但不知如何去取奪,你瞧瞧,倪土這小子竟然直接戳破了他的脊梁骨,說什麼利用精巧的外交迷惑手段,蒙蔽朕,導致朕做出錯誤決策,將數十萬大軍投入遙遠的遼東高句麗,祿東讚借機將圖掛號收入吐蕃囊中。”
“這個其實早有跡象,去年夏季,祿東讚已經先征服了臨近吐蕃的洛沃和藏爾夏,當時朕就決定派兵駐紮西部疆域,無奈卻被長孫無忌反駁,說什麼千裡迢迢,不適合屯兵駐紮,讓吐蕃的狼子野心迅速膨脹!”
李治越說越有氣。
武媚兒急忙加以勸慰:“陛下息怒,倪土在咒語中不是提及了嗎?吐蕃欲取吐穀渾,必先取下白蘭羌,吐穀渾這一西南邊陲的屏障。一旦他屯軍境上以侵掠之,便是蠢蠢欲動之行為。”
李治歎口氣:“年前,吐穀渾王慕容·諾曷缽前來求援,並敘述吐蕃的種種動兵跡象,朕便氣憤不過,決定增援吐穀渾,頂住吐蕃的攻勢,為大唐的西南邊陲留一點空隙。防止吐蕃搶占吐穀渾,到那時候,他便扼守大唐西南邊陲,做大其勢力,可往西往北往東侵襲大唐,所向披靡,無人可奈何。無奈長孫無忌冷嘲熱諷說什麼吐穀渾王杞人憂天,以此有不軌之心。朕現在看來,長孫無忌一定被吐蕃收買了。”
武媚兒急忙勸阻:“陛下,慎言!”
“慎言!慎言!慎言!這天下都是朕的,朕為何要做那縮頭烏龜,事事謹小慎微啊!”
李治越想越來氣。
武媚兒撿起密奏文書,繼續翻看,借機轉移開李治的憤怒:“咦,這小子沒去過吐穀渾,怎麼知道吐穀渾大臣素和貴有反骨,會投向了吐蕃,儘道吐穀渾虛實,諾曷缽兵敗如山倒,逃入唐境。陛下,吐穀渾果真有這個叫作素和貴的人嗎?查一查不就知道這個小子是否是在胡亂言語了嗎?”
李治急令禮部查閱,果真有此人。
李治和武媚兒更覺驚奇了。
武媚兒繼續往下讀。
“祿東讚為魅惑大唐,會三次遣使入貢,並為吐蕃讚普求親。”
“查!吐蕃是否派使者前來……”
“樓美岱類讚繼任大相,後被東讚殺。”
“查!吐蕃是否有一人名為樓美岱類讚……”
……
望著所有的預言人物被證實,李治傻眼了:“這個小子啊,你去一封信,讓他交出塞在假天雷裡麵的所有符咒文字。”
“喏!臣妾馬上去吩咐。”
“不急,朕不相信他會告訴朕。”
李治接著往下讀密信,突然他大驚失色:“不好,那個天雷是真的!已經發生天雷震怒轟然爆炸,將校軍場炸出一個三米的深坑,還砸死了八名權貴,祿東讚被炸昏迷……”
“什麼!”武媚兒也目瞪口呆。
這簡直是顛覆認知啊,誰能給解釋解釋呢?
倪土這個小子是越來越猜不透了。
倪土會魔法,這是李治和武媚兒最堅定的認知。
焦慮於如何將倪土嚴密拿捏把控住,兩人絞儘腦汁設下詭計時,小黃門稟報:“盧國公求見。”
“不見!”李治氣憤地一揮手,示意小黃門退下。
李治喜歡手下有能人,但不能被他操控的能人卻使他焦慮、抑鬱、煩躁。
恨不得直接拿刀將那個能人剁了算完。
武媚兒眼珠子一轉,忙勸到:“陛下,或許盧國公此番來就是為了倪土的那個天雷之事?”
李治一聽才恍然:“快讓盧國公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