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宇,邊路一對一,連續地變向過人,擺脫了防守……傳到中路,劉景翼……漏了,彭朋!跟進的射門!”
“30!大局已定。”
比賽剛過80分鐘,羅懷宇在邊路展現個人能力的一次突破,來到一側禁區線附近,向裡傳中,劉景翼抗住防守的情況下,做勢打門,卻在球滾來的當頭收腳一漏。
啟動後不曾降速的彭朋,看到劉景翼給他的打的手勢,加速斜插到劉景翼身後的空間裡。
果然皮球最終被漏了過來,接下來的事情對於彭朋來說就是水到渠成了。
禁區弧頂的位置,左腳如同高爾夫推杆一般,將皮球推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貼地緊擦著門柱打進球門。
比賽踢完半場,中國隊的球員們基本就摸清楚韓國隊門將下地偏慢的缺陷了。
隨即各種貼地射門往上招呼,在韓國隊門前頻頻造險。
而韓國隊迫於兩球落後的比分隻能硬著頭皮頂出來,這樣反而給中國隊更多利用的機會。
歸根結底,當這支中國隊走向世界的時候,韓國隊還隻是停留在亞洲級。
他們久久沒有突破自身的極限,還是一貫堅持著相對粗糙的長傳衝吊。
而中國隊如今已經是兼具技術細膩的傳控配合和硬橋硬馬的身體對抗。
全程得的比賽中,韓國隊隻能感受到一陣深刻的無力,一如他們短小的……
全場比賽結束的哨音響起,李智仁茫然地站在球場之上,於他而言,麵對中國隊時,失敗總是貫穿始終。
這四年來,韓國的球迷因為他對陣蘇鬱,因為他們這一代韓國隊員對陣中國隊員糟糕透頂的戰績,不知道吐了多少口水。
更是稱他們為大韓之恥。
事實上恥辱是真的,但韓國可一點都不大。
到今天踢奧運的這代人中,韓國12歲—18歲的青訓注冊人口是30萬,而同時期的中國是146萬人,日本則是113萬人。
球員基數和選材麵的差距最終反映到球場之上。
所以說國家隊站在賽場之上的11人,大多數情況下隻能反映一個結果,背後其實是整個國家足球生態以及體製的對抗。
時隔四年,中國隊再度進軍奧運會決賽,他們這次的對手,將是東道主美國隊以及巴西隊之間的勝者。
“禁區裡麵有接觸,主裁判認為這是一次犯規……判罰了點球!巴西的隊員很不滿,因為這已經是比賽的第85分鐘,這粒點球很可能將主導最後的比賽結果。”
“從這幾個轉播畫麵來看,麥克裡尼和埃德爾確實有一個接觸,不過更像是麥克裡尼用小腿貼到了埃德爾的腿上,接下來摔倒的動作也稍顯浮誇。”
“巴西隊員可能也因為這個對主裁判的判罰感到不滿,但是主裁判這個手勢意思很清楚,不管麥克裡尼摔倒的動作幅度有多大,這確實是一個犯規。”
“美國隊的點球,依舊是麥克裡尼來主罰。”
“球進了!比賽第87分鐘,美國隊憑借麥克裡尼造點並穩穩罰中,32實現逆轉!”
“比賽結束了,美國隊拿到了通往本屆奧運會決賽的另外一張門票,而他們決賽的對手是中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