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星,這個名字,將徹底和“楚星河”的影子捆綁在一起,再也無法掙脫。
阿汐的臉色變得慘白,她幾乎是下意識地,迅速將文章頁麵關閉,然後刪除了瀏覽記錄。她抬起頭,看向正在客廳另一頭,陪著景曦搭積木的林星。他正耐心地將一塊三角形的積木放在正方形積木的頂端,搭成一個“房子”的形狀,臉上帶著柔和的笑意。
她不能讓他看到這篇文章。她要保護他,保護他們現在這個家。
接下來的兩天,阿汐變得有些魂不守舍。她會下意識地頻繁刷新網絡,看到任何與“楚星河”相關的字眼都心驚肉跳。宋懷安的那篇文章果然如同病毒般擴散開來無數音樂博主、樂評人開始下場分析,各種對比視頻、技術貼層出不窮。“林星到底是誰”這個話題,第一次以一種近乎嚴肅考據的姿態,出現在了公眾視野裡。
林星似乎察覺到了她的異樣。
這天下午,阿汐又在偷偷刷手機,看到一條“深扒楚星河柏林車禍四大疑點”的帖子時,心跳得厲害,連林星走到她身後都沒有發覺。
“在看什麼?這麼入神。”
林星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阿汐嚇得手一抖,手機“啪”地一聲掉在了地毯上。屏幕還亮著,上麵那個刺眼的標題清晰可見。
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
阿汐慌忙彎腰去撿手機,想要關掉頁麵,但林星的動作比她更快。他撿起手機,目光落在了屏幕上。他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隻是安靜地逐字逐句地,看完了那篇長長的充滿了各種猜測和所謂“證據”的帖子。
阿汐的心沉到了穀底,她緊張地攥著衣角,連呼吸都忘了。她不知道林星看到這些會有什麼反應是憤怒?是悲傷?還是會勾起那些痛苦的回憶?
林星看完了。他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將手機還給了阿汐。然後他轉過身,走到了客廳的另一邊。
他沒有走向那個塵封著小提琴的壁櫥,也沒有走向書桌去打開電腦,而是走到了阿汐平時練琴的那塊地毯旁,彎腰撿起了那本被她翻得有些卷邊的“吉他學習錯題本”。
他翻開本子,指著上麵一頁,那是阿汐昨天記錄的難題:“F和弦到G和弦的轉換,還是不順暢?”
阿汐愣住了她沒想到他會突然提起這個。她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嗯……手指總會慢半拍。”
“我找到一個更簡單的按法。”林星拿起阿汐的吉他,坐在她身邊,指尖在琴弦上示範起來“你看從中指開始移動,把它當成一個軸心,食指和無名指再跟上,這樣會穩很多。”
他彈奏著,一段簡單而溫暖的和弦進行在客廳裡響起,像一隻溫柔的手,瞬間撫平了空氣中所有的緊張和不安。
他沒有去解釋那些疑點沒有去反駁那些猜測,更沒有去觸碰那個名為“楚星河”的幽靈。他隻是用最直接、最溫柔的方式,將阿汐從那片波濤洶湧的網絡風暴裡,拉回到了他們這個小小的隻關於吉他和弦、積木和貓的安穩世界裡。
阿汐看著他專注教自己彈琴的側臉,看著他指尖在琴弦上熟練地跳動,眼眶一熱,眼淚毫無預兆地掉了下來。
“怎麼又哭了?”林星放下吉他,伸手輕輕擦去她臉上的淚水,“彈吉他把手按疼了?”
阿汐搖著頭,一把抱住他,把臉深深地埋進他懷裡,聲音帶著濃濃的鼻音:“不是……我就是覺得……有你真好。”
林星笑了胸腔微微震動。他輕輕拍著她的背,像在安撫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
“好了”他拉開一點距離,拿起那本“錯題本”和一支筆,在空白的一頁上,重新畫下了一段嶄新的更簡單的和弦譜,“罰你把這個練熟。這是新歌,叫《家的和弦》,你來當我的第一個聽眾。”
&n、F……幾個最簡單、最溫暖的和弦,構成了一段最平凡也最動人的旋律。
阿汐看著那段樂譜,破涕為笑。她知道,那些關於過去的風暴,或許永遠不會真正停息。但隻要有他在,有這個家在,他們就能在風暴的中心,彈奏出隻屬於他們的最安穩的和弦。
窗外,海浪聲依舊。客廳裡,兩把吉他,一大一小,輕輕靠在一起,等待著被再次拿起,合奏出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