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臣因王位更迭而分為兩派,支持慕容儁者聽從其令,支持慕容霸者暗中觀望。
兩派明爭暗鬥,朝廷政令難以施行。
因慕容皝未將《太公秘書》賜予慕容儁,慕容儁心生疑竇,認定父親給了慕容霸,恨意愈發濃烈。
自此,他時常給慕容霸製造麻煩,安排危險任務,克扣軍隊物資,在朝堂孤立他。慕容霸選擇隱忍,表麵依舊對慕容儁恭順,私下卻暗自修煉《吸功大法》,廣泛結交江湖豪傑,培植自身勢力。他暗中積蓄力量,留意局勢,等待反擊之機。
與此同時,慕容儁暗中操縱的“百燕會”在江湖肆意妄為。“百燕會”之人遍布各地,身份隱秘,行事鬼祟。
他們將目標鎖定為西北林家的傳家之寶《仁義經》。在江湖四處宣揚林家擁有《仁義經》,並編造謊言稱此經具有神秘力量,得之便可稱霸武林。此消息一經傳播,江湖頓時陷入混亂,各路勢力蠢蠢欲動。
江湖中人形形色色,有武藝高強、身法奇異的大盜趁夜潛入偷盜,有幫派為奪《仁義經》暫時摒棄前嫌合力攻打林家。他們各懷心思,有的妄圖稱霸武林,有的欲借此發財,有的被謊言所騙欲提升武功。他們用儘明搶暗偷、陰謀陷害等手段,使麥積山的林家陷入重重危機。
西北麥積山的林家傳承數百年,底蘊深厚,以仁義立家,在江湖聲名遠揚,家中高手如雲,生意遍布四方。
然被“百燕會”如此攪擾,家中安寧不再。家人整日惶恐,孩童不敢出門,長輩憂心忡忡,生意亦受影響,鏢局車輛遭劫,錢莊被擠兌,鋪子被砸毀。
林淵仔細思量林家當下危機,果斷決定為林家尋求靠山。
此前,林淵急於複興趙國,匆忙輔佐後趙的石勒,助其稱霸中原。
可石勒最終暴露殘暴本性,林淵無奈與之分道揚鑣。
如今西北地區的前秦政權是氐族苻健所建。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紛紛內遷,氐族苻氏家族在亂世中崛起。苻健的伯父苻洪當時是氐族的首領,苻洪曾先後歸附前趙、後趙。苻洪死後,苻健繼位。公元,351年,苻健占據關中,稱天王、大單於,國號“秦”,史稱前秦。352年,苻健稱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公元,355年,苻健死後,將王位傳予苻生,然而苻生殘暴至極,荒誕無度,誅殺大臣致使朝廷混亂,熱衷征戰令百姓苦不堪言,國內矛盾重重。
而苻健的另一子苻堅自幼聰慧,胸懷大誌,心存仁義,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在百姓與江湖中聲名頗佳,身邊有誌之士雲集,關鍵是苻堅對漢人友善。
林淵決定在苻堅身上押注,然而在輔佐苻堅之前,為避免重蹈覆轍,他欲深入了解苻堅。
於是,林淵攜大管家王猛與苻堅進行了一場深入交談。
林淵目光深邃,麵色嚴肅,率先開口道:“苻堅公子,當下世道混亂不堪,劉淵、石勒、石虎等人皆妄圖稱霸,然其行事不仁不義。劉淵初建漢趙,然其後人爭鬥不休,致使國家衰敗,每況愈下。石勒、石虎更是暴虐成性,視百姓如草芥,隻知征戰搶掠,絕非治國之材。不知公子對此有何見解?”
苻堅正氣凜然,目光堅定,答道:“林族長,此等人物目光短淺,心中無百姓,隻圖一時權勢,豈能長久?如石勒、石虎這般殘暴治國,必然令百姓怨聲載道,其國家豈能穩固?”
王猛點頭,神色嚴肅道:“族長、公子,依我之見,治國之關鍵在於得民心。正如孔子所言:‘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唯有以仁德為根本,方能凝聚人心,成就大業。”
林淵眉頭緊皺,思索片刻道:“王管家所言甚是。如今這亂世,仁義儘失,道德崩壞。欲扭轉亂局,非得有大仁大義、大智大勇之主不可。苻堅公子,不知您若有朝一日掌管天下,打算如何治國?”
苻堅雙手背後,昂首挺胸,慷慨陳詞道:“林族長,我若掌權,必以仁政為先。減輕百姓賦稅,讓其安居樂業;選拔賢能為官,使朝廷清明;倡導教化,令百姓聰慧,仁義之風盛行。待我執政,軍事上,改革軍製,訓練精銳之師,對叛亂勢力恩威並施。政策上,重視農耕,興修水利,減輕賦稅,鼓勵墾荒,發展商貿,促進貿易繁榮。我定要讓百姓富足,國家強盛。”
王猛一臉欽佩,稱讚道:“公子誌向高遠。且公子所思之策,條條切中要害。若能施行,必能使前秦強大,終結這亂世。”
林淵眼中仍有疑慮,接著問道:“聽公子與王管家所言,可見公子胸懷與謀略。然我仍有擔憂,公子乃氐族,如何能保證對各族一視同仁,始終推行仁政?”
苻堅麵色莊重,語氣堅決道:“林族長,我苻堅以仁德為本,無論氐族還是其他族,皆為我的子民,我必平等相待,攜手共創太平盛世。”
王猛一臉誠懇,拱手道:“族長,公子之心,蒼天可鑒。我等必全力相助,輔佐公子成就大業。”
林淵臉上終於展露笑顏,大聲道:“好,既如此,我林家願與公子攜手,共創未來。”
苻堅得林家支持,勢力驟增,《仁義經》的仁義之氣仿若擁有魔力,吸引各方勢力。
文人墨客、武林高手、地方豪傑紛紛前來相助。
苻堅順應民心發動政變,政變之夜月色昏暗,他聯合大臣與親信部隊,行動迅速,控製皇宮要害之地。
遭遇苻生衛隊抵抗,雙方激戰,苻堅衝鋒在前,寶劍寒光閃爍,他奮不顧身揮劍殺敵,率領軍隊士氣高昂,最終斬殺苻生,登上皇位。
苻堅稱帝後,依照先前與林淵和王猛所言,在政治上重用漢族文士,推行漢化政策,選拔賢能,整頓官員,完善政治架構以強化中央權力;經濟上重視農耕生產,興修水利,減輕賦稅,鼓勵墾荒,發展商貿;軍事上改革軍製,訓練士卒,對叛亂勢力恩威並施;文化上弘揚儒家文化,開辦學校,鼓勵學術研究與交流。
前秦國力迅速提升,於北方與後趙、前燕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一代雄主苻堅大帝就此登上曆史舞台。
其實翻閱曆史,常常會令人心生無儘的歎惋。
苻堅堪稱曆史上極為罕見的既具雄才大略,又懷慈悲仁心的帝王。
苻堅雖是氐族人,但其對漢人的文化與思想推崇備至,大力倡導平等理念,對待漢人遠比其他胡人皇帝寬厚友善。
倘若苻堅能在淝水之戰中擊潰東晉,一舉統一天下,那麼中華大地將會提前約150年步入繁榮昌盛之期。怎奈苻堅在淝水之戰潰敗後撤,前秦瞬間分崩離析,苻堅本人亦不得善終,實在令人感慨萬千,不勝唏噓。
其後,楊堅篡奪了北周宇文家的皇位,由北向南覆滅了南朝陳的政權,最終實現天下一統。
嚴格來講,楊堅憑借胡人的政權攻滅了傳統的南朝漢人江山。不過楊堅自身乃是漢人,這使得後世認為,楊堅統一天下算是漢人完成了對五胡亂華這段黑暗曆史的救贖。
從苻堅到楊堅,兩個“堅”字,一個開啟了終結亂世的序章,一個畫上了終結亂世的句點。
苻堅自以為將是終結這亂世之人,殊為可惜,後世竟還有一位楊堅,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之人。
這仿佛是命運的捉弄,又似是曆史的必然,在這漫長的亂世風雲中,充滿了無儘的變數與無常。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