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佳節,前秦宮苑燈火輝煌,宛如繁星落地。
那明亮光芒映出一片繁榮景象,令人陶醉。
苻堅高坐於華麗的大殿之上,皇後苟氏與段妃分坐兩側。
下方謀士眾多,將士林立,眾人皆靜候不語。
隻因一場關乎前秦命運、決定北方局勢的伐燕之議即將開啟。
此時的林浩,已被尊為國師,深受苻堅重視。
其尊崇的孔孟《仁義經》治國之道,常為朝堂決策的重要依據。
長安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紅綢飄舞,好似一片紅海翻騰,熱鬨非凡。
百姓們身著新衣,歡聲笑語不斷。
孩童們手持糖人兒,在人群中穿梭嬉鬨,快樂無比。
鞭炮聲接連響起,震耳欲聾。
硝煙彌漫中,濃鬱的年味四處飄散,充斥每個角落。
富戶人家門前掛起精美的燈籠,燭光搖曳。
映照著門上的桃符,閃閃發亮,格外醒目。
集市上,各種年貨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雜耍藝人精彩表演吸引眾人圍觀,喝彩聲此起彼伏。
苻堅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聲音洪亮:“今我大秦,誌在統一天下,前燕橫亙北方,雖有波折,但其根基仍在。如今時機漸趨成熟,朕意來年舉兵伐燕,眾愛卿可有良策?”
王猛聞令,穩步出列,行禮後,抬頭說道,目光堅定:“陛下聖明,前燕自慕容恪離世,內部憂患不斷,猶如大廈將傾。昔日桓溫北伐,前燕驚慌失措向我大秦求援,割地之諾,已顯其衰敗。臣以為,可先派精明細作,潛入前燕各地,散布謠言,以離間其君臣。慕容評之流,心胸狹隘,必不容賢才,經此離間,其朝堂必生嫌隙,君臣猜疑,人心惶惶。待其內亂興起,我軍便可順勢進攻。”
王猛稍作停頓,似胸有成竹,從容布局:“出兵之時,宜分三路行進。其一,遣一軍大張旗鼓,裝作主力,攻其邊境重鎮,務必聲勢浩大,使前燕誤判我軍主力所在,將其精銳引至邊境。其二,另選精銳部隊,悄然疾行,繞道突襲其後方糧草囤積之處。前燕地域廣闊,但糧草乃大軍命脈,一旦被破,其軍必亂。其三,再以我大秦勇猛之師,迅猛之勢,直搗前燕都城。臣在征伐之前,可效仿古代名將,陣前誓師,以激昂士氣,使我軍將士英勇向前,奮勇爭先。作戰時,應隨機應變,或挖地道攻城,或施迂回夜襲之計,務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前燕難以防範。”
苻堅微微點頭,眼中讚許之意一閃而過,似已預見勝利。
姚萇卻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王大人之策雖好,但風險較大。前燕剛得喘息之機,其民必為家國拚死抵抗。若我軍強攻,傷亡必多,損耗巨大。且我大秦周邊,部落眾多,如獨孤部落等,心懷不軌。若全力伐燕,後方空虛,恐遭他族偷襲。陛下何不暫且休整,養精蓄銳,待前燕內部矛盾激化,各方勢力爭鬥不休,我大秦再出兵,便可輕鬆取勝。”姚萇言辭誠懇,但其眼底卻隱約有狡黠之色,似在計較自身得失。
林浩見眾人各抒己見,於是整理衣冠上前,行禮後,嚴肅地說:“陛下,臣謹遵孔孟《仁義經》教誨,治國平天下,應以仁義為本。戰爭,是凶器,聖人使用,是迫不得已。今欲伐燕,若僅靠武力征討,雖能得其領土,但難以收服民心。陛下應以仁義之師前往,減少殺戮,廣施仁政,教化萬民。可先傳告燕地百姓,表明我大秦之師,是為解除他們的苦難,消除苛政而來。若遇抵抗,應以招安為主,而非一味動武。如此,燕地百姓必感恩陛下恩德,捧著食物和美酒迎接王師,前燕或可不戰而降。”林浩目光真誠,熱切盼望苻堅采納此仁政之策。
呂光早已按捺不住,抱拳說道:“陛下,大丈夫生於亂世,當以軍功立身。前燕縱然有些本領,但我大秦鐵騎,威名遠揚。末將願率麾下精銳鐵騎為先鋒,衝鋒陷陣,必為陛下攻破前燕,揚我大秦軍威!隻是那前燕也有善戰之將。我軍還需多做準備,確保萬無一失。”說完,呂光身軀一震,豪情滿懷,仿佛已置身戰場,奮勇殺敵。
此時,慕容垂攜夫人小段氏也在席中。
慕容垂之子慕容令,麵色沉靜,但內心起伏,雖身在前秦,對前燕故土仍充滿思念。
慕容德目光深邃,默默觀察眾人言行,暗自思考局勢變化對慕容家族的影響。
慕容軒年輕氣盛,眼中時有憤怒之光閃過,對前秦欲滅前燕之事,心懷不滿。
段妃見小段氏同姓段,又都是鮮卑族人,於是熱情邀請她上前問候。
小段氏輕盈起身,緩緩走來,身姿優美如弱柳,麵容美麗似春花綻放,仿佛黑夜中悄然開放的幽蘭,芬芳迷人,令人心動。
待她走近,苻堅目光突然凝固,一時失神,竟直直盯著小段氏,心中貪念湧起,全然忘記身處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