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垂旋即部署六路大軍,有條不紊,仿若胸有成竹。
劉庫仁領命,翻身上馬,如離弦之箭奔赴匈奴營地。
一路上,馬蹄揚塵,風聲呼嘯。劉庫仁麵色凝重,心中暗自思忖:“此去責任重大,匈奴諸將向來桀驁不馴,我需小心應對。”
入得營地,匈奴諸將聽聞劉庫仁來意,雖心懷忐忑,卻仍對其心存疑慮,一個個虎視眈眈。
劉庫仁昂首挺胸,雙目威棱四射,抱拳行禮,朗聲道:“諸位,我等昔日情誼深厚,如今更是同處這亂世之中。前秦王猛大軍已破我等老巢,若不團結,唯有死路一條。大勢所趨,我等應攜手合作,共抗外敵。且王猛之威,諸位亦有所耳聞,莫要因一時意氣,誤了部落前程!”
匈奴諸將聽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庫仁見此情形,心中一緊,繼續說道:“我劉庫仁願以性命擔保,隻要我等齊心協力,必能在這亂世中保全部落,甚至謀取更大利益!”言罷,他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
終於,在劉庫仁的智勇勸說下,匈奴諸將被其打動,劉庫仁力奪匈奴三部精銳指揮權。
令下之時,匈奴騎兵如黑色潮水般湧動,屯於城外指定之地,與張蠔、盛樂城成鼎足之勢,彼此對峙。
空氣中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氣息,仿佛一點即燃。劉庫仁望著整齊列陣的騎兵,心中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總算不辱使命,接下來,且看各方如何動作。”
林婉清與張袞,則穿梭於江湖門派之間。
他們踏入那藏龍臥虎卻又魚龍混雜的江湖世界,每至一處門派,皆先以禮相待。
林婉清身姿婀娜,麵容溫婉,抱拳行禮,輕聲說道:“諸位江湖豪傑,小女子林婉清有禮了。今日前來,是想與諸位講講盛樂城之真相。”說罷,她便將桓溫的陰謀娓娓道來,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真誠與堅定。“那桓溫妄圖挑起戰亂,以謀取私利,我等若是被其利用,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還望諸位明辨是非,莫要成為他人的棋子。”
遇有頑固者,張袞則從旁踏出一步,目光如電,以犀利言辭點破利害:“你等若執意助紂為虐,日後江湖之中,還有何顏麵立足?且如今局勢分明,前秦與代國之戰,牽一發而動全身,你等以為能獨善其身?若此刻退兵,我等尚可保你等門派周全,甚至許以些許利益,若執迷不悟,休怪我等無情!”他一邊說,一邊微微眯眼,身上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
恩威並施之間,江湖門派中,原本蠢蠢欲動者,或悄然散去,或中立旁觀,盛樂城之外圍壓力,悄然減輕。
林婉清看著這一幕,微微淺笑,心中暗自欣慰:“總算是有些成效,希望這盛樂城能躲過此劫。”
慕容軒率百燕會高手,在營帳之中,筆走龍蛇,書桓溫陰謀於告示之上。
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著憤怒,每一筆每一劃,皆似帶著怒火與力量,將桓溫妄圖挑起戰亂、謀取私利之惡行儘述其中。
“桓溫此賊,陰險狡詐,妄圖以陰謀詭計擾亂天下,我定要將其惡行昭告天下!”慕容軒咬著牙,低聲說道。
隨後,百燕會高手們如暗夜幽靈,趁著夜色,穿梭於盛樂街巷。
他們身形矯健,動作敏捷,將告示張貼於大街小巷。
城中百姓原本人心惶惶,不知明日生死幾何,見此告示,紛紛圍攏過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原來如此,這桓溫竟是這般險惡之人!”
“多虧了這些告示,讓我們知曉了真相。”
眾人恍然大悟,對桓溫之恨、對盛樂城之擔憂與守護之心更盛,城中人心漸趨安穩,仿若風雨中的孤舟,尋得了方向與力量。
慕容軒站在暗處,看著百姓們的反應,嘴角微微上揚:“如此,也算不枉我等一番努力。”
拓跋寔伴長孫斤左右,看似悠閒自在,實則心中緊繃。
他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與長孫斤談笑風生,目光卻如炬,暗中窺探其一舉一動。
長孫斤欲有所為之時,拓跋寔看似無意地周旋於旁。
長孫斤起身,說道:“拓跋公子,我想去城中巡視一番。”
拓跋寔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笑著說道:“大人,這城中局勢不明,恐有危險,不如我等先遣人前去探查,大人再行前往,也不遲啊。”一邊說,一邊巧妙岔開話題。
若長孫斤仍堅持己見,拓跋寔便悄然示意手下阻攔,手下會意,上前幾步,說道:“大人,公子所言甚是,小的們先去探路,確保大人安全。”
拓跋寔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慶幸:“還好能及時阻止,長孫斤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我等的計劃,絕不能有失。”
每一次信息的傳遞,都似在這場無形的戰爭中埋下一顆關鍵的棋子,為己方應對提供了寶貴的情報支持。
拓跋什翼健密使四出,傳訊各屯兵之地。
那密使們身著黑衣,身姿矯健,馬不停蹄,穿越山川河流,將指令送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各屯兵之地的總兵們得令之後,毫不遲疑,佯裝赴宴,實則整頓兵馬,偃旗息鼓地引兵潛入盛樂。
一時間,盛樂城中,士兵們悄無聲息地增加,城防愈發森嚴。
士兵們在城中各處潛伏,眼神堅定,握緊手中武器,猶如一座座沉默的雕像,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風暴洗禮。
拓跋什翼健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心中默默祈禱:“願我代國能躲過此劫,太平重臨。”
慕容垂自領一路,親赴前燕故地諸部落。
他踏入慕容世家,望著那熟悉的庭院與廳堂,往昔的回憶湧上心頭,不禁感慨萬千:“物是人非啊,昔日的輝煌如今已化作泡影,但我慕容垂定要重振旗鼓。”
他走進屋內,與族中長輩及年輕才俊們促膝長談。
慕容垂目光誠摯,聲音略帶沙啞:“諸位長輩,族中兄弟,如今我慕容垂雖身處困境,但複國之心從未熄滅。前燕的榮耀,不能就此消逝。”
他微微頓了頓,眼中閃爍著淚光:“我知曉大家這些年也曆經磨難,但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重建燕國。”說罷,他抱拳行禮,深深一拜。
族人們見狀,紛紛動容,一位老者站起身來,顫巍巍地說道:“垂兒,你有此等決心,我等自當全力相助。”
慕容垂心中感激,連聲道謝。
至宇文部與段部,慕容垂昂首挺胸走進營帳,以其雄才大略,剖析草原局勢:“兩位酋長,如今草原之上,風雲變幻。前秦虎視眈眈,代國亦深陷危機。我等若各自為戰,遲早被逐個擊破。正所謂唇亡齒寒,我慕容垂願與二位攜手合作,共抗外敵。若能度過此劫,我慕容垂必當重謝,許以重利,共結未來之盟。”
他一邊說,一邊目光堅定地看著兩位酋長。
宇文部酋長摸著胡須,沉思片刻:“慕容垂,你所言雖有道理,但這合作之事,並非兒戲,我等需慎重考慮。”
段部酋長亦點頭稱是。
慕容垂心中一緊,繼續說道:“二位酋長,時間緊迫,若錯過此時機,悔之晚矣。我慕容垂以人格擔保,定不會虧待二位。”
兩位酋長聽了,對視一眼,沉默良久。
慕容垂額頭上漸漸滲出汗水,他強自鎮定,等待著他們的答複。
終於,宇文部酋長開口道:“慕容垂,我等暫且信你一回,願與你合作。”
慕容垂心中大喜,連忙道謝:“多謝二位酋長信任,我等定能共創大業。”
而高句麗處,慕容垂乘船渡海,踏上高句麗的土地。
他整理衣冠,以禮相求,麵見高句麗首領。
慕容垂恭敬地行禮,說道:“大王,如今北方局勢動蕩,我慕容垂欲重建燕國,穩定局勢。若燕國複興,必與高句麗建立良好商貿往來,保一方和平。大王若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慕容垂感激不儘,日後定當厚報。”
高句麗首領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審視著慕容垂:“慕容垂,你雖有壯誌,但這其中風險,你可曾想過?我高句麗若卷入其中,亦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慕容垂微微抬頭,眼神堅定:“大王,我深知其中利害。但如今唯有團結各方力量,才能抵禦前秦的擴張。若燕國複興,高句麗將有一強大盟友,而非獨自麵對前秦威脅。”
高句麗首領沉思良久,權衡之下,緩緩說道:“慕容垂,我且默許你之計劃,但你需記住,若有差池,莫要牽連我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