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中的長老們痛心疾首,紛紛齊聚一堂,對拓跋寔君的行為進行嚴厲指責。
一位白發蒼蒼的長老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老淚縱橫地哭訴道:“拓跋寔君啊,你怎可做出這等禽獸不如之事!你父親一生辛勞,為我代國開疆拓土,你卻恩將仇報,你讓我代國列祖列宗的顏麵置於何地啊!”
另一位長老也悲憤地說道:“是啊,你這逆子的行為,讓我代國蒙羞,如今又引來前秦大軍,你該如何收場?”
那些昔日與拓跋什翼犍並肩作戰的將士們,更是對拓跋寔君唾棄有加,心中的忠誠與熱血在那一刻化作了悲憤,紛紛表示不願再為其賣命。
營帳中,幾位老將相對而坐,其中一人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咬牙切齒地說道:“我等追隨先王出生入死,怎能為這弑父逆賊效力!”
另一人也附和道:“沒錯,拓跋寔君此舉,天理難容。如今前秦來犯,咱們不能再聽他的,得為代國找出路。”
拓跋斤雖在前麵煽風點火,妄圖與拓跋寔君共享榮華富貴,可他們的倒行逆施卻使得眾叛親離。許多士兵私下裡議論紛紛,眼中滿是迷茫與不甘。
一位士兵低聲說道:“咱們本為代國而戰,可如今這是為何而戰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另外一位士兵也無奈地歎道:“是啊,真希望能重回正道,為代國的榮耀而作,而非淪為亂臣賊子的工具。”
正麵戰場上,代國軍隊雖拚死抵抗,但因內部軍心渙散,在張蠔的猛烈衝擊下,漸漸有些支撐不住。士兵們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絕望,手中的兵器愈發沉重,招架起來也愈發吃力。
就在此時,李柔率領的大軍已悄然迂回到側翼。代國守軍察覺到之時,已然來不及調整部署。
李柔站在山坡之上,俯瞰著戰場,見時機成熟,一聲令下:“殺!”秦軍如潮水般從側翼洶湧而上,瞬間將代國的防線撕開一道大口子。
代國士兵慌亂地調轉矛頭,試圖抵擋來自側翼的攻擊,可陣腳已亂,首尾難以兼顧。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刺鼻的血腥之氣撲麵而來,令人幾欲作嘔。
代國士兵們雖明知大勢已去,但仍懷著滿腔的熱血與忠誠,做著最後的殊死抵抗。
一位身負重傷的士兵,腸子都流了出來,卻仍掙紮著爬起,揮舞著兵器衝向秦軍,口中高呼:“為代國而戰!”
另一位被敵人團團圍住,身中數刀,卻毫不畏懼,發出最後的怒吼:“代國不會亡!”直至氣絕身亡。
在代國都城內,拓跋寔君妄圖組織最後的抵抗,強行征調百姓上城守衛。
百姓們心中對這個弑父奪權的暴君充滿了怨恨與鄙夷。城牆上,百姓們懶懶散散,有的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對城下越來越近的喊殺聲充耳不聞。
更有膽大之人,趁著夜色,偷偷溜出城外,為秦軍傳遞城內的兵力部署等消息,期盼這場噩夢能早日結束。
城中一片混亂,孩童的啼哭、婦女的悲嚎交織在一起,更增添了幾分淒涼。房屋之間的小巷子裡,堆滿了雜物,人們在慌亂中四處奔逃,不時有人摔倒,卻無人施以援手。
城外,秦軍的攻勢愈發猛烈,李柔和張蠔指揮若定,不給代國軍隊絲毫喘息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代國的防線徹底崩潰,士兵們死傷無數,剩餘的殘兵敗將紛紛四散奔逃。他們丟盔棄甲,向著草原深處亡命狂奔,隻想逃離這血腥的戰場,尋得一線生機。
李柔和張蠔乘勝追擊,大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占了代國的都城。曾經繁華熱鬨的代國都城,此刻籠罩在一片死寂與絕望之中。
秦軍入城後,李柔深知民心的重要性,迅速下令安撫百姓,嚴禁士兵燒殺搶掠。他親自騎馬穿梭在街巷之中,高聲呼喊:“前秦大軍乃仁義之師,不會傷害無辜百姓,大家莫要驚慌!”
士兵們聽令而行,紛紛收起兵器,開始幫助百姓清理街道,救助傷者,以穩定局勢,彰顯前秦的仁德。
張蠔則帶著一隊精兵,徑直奔向代國王宮。
王宮之中,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今彌漫著一股衰敗的氣息。張蠔大步流星地踏入,將代國的王室印璽、珍寶財物等一一收繳。那些精美的玉器、璀璨的珠寶,見證了代國曾經的輝煌,如今卻成為了前秦的戰利品。
在王宮內,拓跋寔君看著兵敗如山倒的局麵,驚恐萬分,妄圖逃竄。他衣衫襤褸,頭發淩亂,像一隻受驚的老鼠般在宮殿中四處亂竄。
然而,憤怒的民眾早已將他認出,眾人一擁而上,拳腳相加,將這個弑父的罪人打得遍體鱗傷。
“打死這個畜生!”
“為老國王報仇!”
呼喊聲此起彼伏。
拓跋斤見勢不妙,想要偷偷溜走,卻被秦軍生擒。他被五花大綁,押解到李柔麵前,嚇得癱倒在地,求饒之聲不絕於耳。
“將軍饒命啊,將軍饒命……”
就這樣,在李柔和張蠔的淩厲攻勢下,代國的疆土被徹底吞沒,曾經飄揚在草原上空的代國旗幟紛紛倒下,代國百姓在鐵蹄之下惶恐度日。
此後,苻堅依與慕容垂商議之策,將代國百姓分為兩部分,黃河以東交由劉庫仁管理,黃河以西則歸劉衛辰統領。劉衛辰被苻堅封為西單於,負責統領河西諸部。
而年僅6歲的拓跋珪瞬間從尊貴的代國世子淪為流亡之人,不得不跟隨母親賀氏踏上充滿艱辛與未知的逃亡之路。昔日拓跋寔的謀士張袞也跟隨拓跋珪母子一路同行,雖然一路上有林浩父女照料,但是逃難之路依然充滿了艱辛。
他們身著破舊的衣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賀氏緊緊牽著拓跋珪的手,眼中滿是堅毅與決絕。母子二人在亂世的風沙中艱難前行,那幼小的身影如此單薄,卻又承載著代國最後的希望之光,漸漸隱沒於茫茫草原,等待著重生的時機。
戰亂爆發後,林浩、林婉清同樣深陷困境。林浩為護林婉清周全,與數倍於己的敵兵展開殊死搏鬥,身上多處負傷,鮮血染紅了衣衫,每一次揮劍都似用儘了全身力氣,可他眼神中透著絕不放棄的堅毅。林婉清則手持匕首,在一旁協助父親,身姿靈動,巧妙地躲避著敵人的攻擊,找準時機給予反擊。父女倆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過人的身手,在亂軍之中左衝右突,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們四處尋覓拓跋珪母子與張袞的蹤跡,一路風餐露宿,餓了就吃些乾糧,渴了便飲山間溪水。曆經無數次的失望與挫折,就在他們幾乎絕望之時,終於在一片偏僻的山穀中發現了拓跋珪母子與張袞的身影。那一刻,林浩激動得眼眶濕潤,林婉清更是喜極而泣,眾人相擁而泣,劫後重逢的喜悅讓他們暫時忘卻了滿身的疲憊與傷痛。
隨後,他們便一同踏上了更為艱難的逃亡之路,相互扶持,彼此照應,向著未知的遠方走去,隻願能尋得一處安寧之所,讓代國的希望火種得以延續。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