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務院的緊急記者會現場閃光燈不斷閃爍,國務卿麵色鐵青地宣讀著抗議聲明:
“美國政府嚴正抗議秦國單方麵接受日本投降的行為,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員,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付出了巨大犧牲,理應參與日本投降儀式的全過程!”
“這是對同盟國協議的嚴重背叛!秦國必須立即就此事作出合理解釋!”他用力拍打著講台。
聲明傳到新鹹陽,外交部部長李斯正悠閒地品著清茶。
侍從官匆匆遞上美國的外交照會,他隨手翻了翻,輕笑道:“美國人急了?”
當天下午,秦國外交部召開簡短記者會。
發言人麵對各國記者,麵帶微笑地回應道:“關於美方的關切,我方已經收到,並對此正式回複:好的好的,我們知道了。”
所有記者對著這份回複一頭霧水。
這輕描淡寫的回應如同火上澆油,次日美國宣布對秦國實施全麵經濟製裁。
將秦國商品關稅提高300,凍結秦國在美資產,禁止所有對秦技術出口。
阿房宮內,嬴燁看著最新的製裁清單,忍不住笑出了聲。
“美國人就這點本事?”
笑著,他轉頭看向李斯。
“繼續回複他們——好的好的,我們知道了。”
華盛頓的政客們被這種近乎兒戲的回應氣得暴跳如雷,參議院連夜通過《對秦製裁強化法案》,眾議院更是叫囂要斷絕與秦國的一切外交關係。
但是無論美國如何跳腳,他們都要繼續對抗瘋狂的日軍。
這個時候,歐洲戰場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德國元首原本擔心日本偷襲珍珠港會讓美國下場參戰來乾涉歐洲,但現實恰恰相反,美軍主力被死死拖在了太平洋戰場。
東線戰場上,德軍與蘇軍展開慘烈廝殺。
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突破蘇軍防線,雙方坦克在廣袤平原上激烈交火。
莫斯科陷落後,蘇軍退守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安德烈指揮的蘇聯近衛軍與曼施坦因的德軍在這兩座城市展開巷戰,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傷亡。
英吉利海峽上空,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持續爭奪製空權。
倫敦不斷遭受v1導彈襲擊,整座城市陷入恐慌。
丘吉爾在地下指揮部焦頭爛額,卻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方案。
北非戰場上,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屢次以少勝多。
英軍在托布魯克戰役中慘敗,被迫退守埃及。
沙漠中的坦克大戰每天都在上演,雙方補給線都拉得很長。
與此同時,亞洲局勢卻發展出截然不同態勢。
朝鮮半島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開始重建工作。
平壤街頭工人們正在修複被戰爭破壞的建築。
學校重新開課,工廠恢複生產。
秦國與東華邊境一片祥和,新鹹陽的商業街上,商販們正常做著生意。
東華國內,鄒先生親自下鄉視察農業生產。
農民們忙著春耕,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嬴燁站在皇宮高台上,手裡拿著最新的歐洲戰報。
他望著國內平靜的景象,心裡清楚這種和平不會永遠持續。
秦國軍方正在秘密擴軍,兵工廠日夜不停地生產武器裝備。
參謀部的將軍們每天都在研究世界地圖,推演各種可能的戰局變化。
在太平洋另一端,美軍終於開始扭轉戰局。
麥克阿瑟指揮部隊在舊金山展開反擊,但日軍抵抗依然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