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的退休儀式
8月24日,鎮中心小學禮堂裡座無虛席,全鎮一百多名教師齊聚一堂,參加新學期的開學工作會議。電風扇在頭頂嗡嗡作響,卻驅散不了空氣中的燥熱。
陳主任站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下麵進行會議第三項議程,為今年光榮退休的八位老教師舉行表彰儀式。”
禮堂裡響起熱烈的掌聲。坐在第一排的李正全下意識地整了整衣領。他是李月華的二叔,今天是他正式退休的日子。
“請李正全、王淑芳、張建國......八位老師上台!”陳主任的聲音透過有些失真的麥克風傳來。
李正全緩緩起身,他的背有些佝僂,那是常年伏案批改作業留下的痕跡。他緩步走上主席台的幾步路格外認真,仿佛在丈量自己四十年的教育生涯。
何校長笑容滿麵地為每位退休教師佩戴大紅花。當輪到李正全時,何校長握著他的手久久不放:“李老師,您是我們鎮教育係統的驕傲啊!”
大紅花鮮豔奪目,襯得李正全黝黑的臉龐更加滄桑。他抿著嘴,眼角泛起細密的皺紋,那是歲月和笑容共同刻下的痕跡。
“下麵請李正全老師代表退休教師發言。”陳主任宣布道。
李正全走到話筒前,從口袋裡取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手有些微微發抖。他深吸一口氣,聲音低沉而有力:“各位領導、同事們,今天站在這裡,我的心情很複雜……”
禮堂裡安靜下來,隻有電風扇轉動的聲音。
“四十二年前,我剛滿十八歲,被分配到最偏遠的馬家溝教學點。那裡隻有一間土坯房,窗戶是用塑料布訂著的,冬天上課時,孩子們的手凍得通紅。”
坐在後排的林小華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何校長開會前悄悄告訴他,會後要寫一篇關於李正全的報道。
“後來幾個教學點撤並,我到了小店小學,一待就是三十二年。”李正全繼續說道,聲音有些哽咽,“記得有個冬天特彆冷,孩子們凍得直跺腳。我就帶著他們到操場上跑步熱身,然後圍成一圈在陽光下上課……”
就在這時,禮堂後門被輕輕推開,一個身著深色西裝的中年男子在西城縣徐縣長的陪同下悄然走入。陳主任最先注意到,驚訝地站起身:“韓市長?”
會場立刻騷動起來。韓市長擺擺手,示意不要陳主任打斷李正全的發言,自己找了個空位坐下。
李正全也看到了韓市長,他愣了一下,隨即認出了這位特殊的“學生”。
“我……我教過的學生有的成了醫生,有的當了工程師,還有的……”他的目光與韓市長相遇,“還有的成了為人民服務的好乾部。這就是我最大的驕傲。”
發言結束後,韓市長快步走上主席台。出乎所有人意料,這位平日裡雷厲風行的市長竟然向李正全深深鞠了一躬。
“李老師,您還記得我嗎?”韓市長握住李正全的雙手,眼中閃著淚光,“我是韓誌明,32年前您在小店小學教過的學生。”
李正全的嘴唇顫抖著:“記得,當然記得……你那時候是班長,作文寫得特彆好……”
“要不是您,我早就輟學了。”韓市長的聲音有些哽咽,“是您三次翻山去我家,說服我父母,還偷偷替我交了學費……”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徐縣長趕緊上前,為每位退休教師送上紅包。當遞給李正全時,徐縣長低聲道:“李老師,韓市長特意囑咐,要好好感謝您這樣的鄉村教師。”
會議結束後,中心小學在孫少林的餐館安排了退休宴。
“李老師,這杯酒我敬您。”韓市長舉著酒杯,聲音洪亮,“沒有您的堅持,就沒有今天的我。您不僅教會了我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李正全連忙站起來,酒杯裡的酒因為手的顫抖而晃出幾滴:“韓市長言重了,我隻是做了分內的事……”
“叫我誌明就行,在您麵前我永遠是學生。”韓市長一飲而儘,“您知道嗎?我每年春節回鎮上,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店小學看看。雖然您放假回家了,但我站在教室外,總能想起您當年講課的樣子。”
宴會結束後,林小華來到李正全家裡,眼前的景象讓他震撼——客廳牆上掛滿了照片,全是李正全和不同屆學生的合影;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幾十本厚厚的相冊,每本都標注著年份;茶幾玻璃板下壓著已經發黃的學生作文和成績單。
“這些都是寶貝啊。”李正全撫摸著相冊封麵,眼中流露出溫柔的神色,“每個孩子我都記得。”
林小華注意到書桌抽屜半開著,裡麵露出一疊彙款單。李正全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這些年有些學生家裡困難,我就……就幫襯一點。”
“您自己……”林小華環顧簡樸的居所,老舊的電風扇,褪色的沙發套,一切都顯示主人生活的清貧。
“我夠用了。”李正全擺擺手,“教師工資雖然不高,但一個人花綽綽有餘。那些孩子更需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采訪持續到傍晚,林小華筆記本上記滿了感人的細節:李正全如何背著生病的學生去找醫生;如何用微薄的工資買來課外書,在班上辦起校園圖書角……
離開時,林小華看著他站在門口揮手告彆,突然明白了什麼是“桃李滿天下”的真正含義。
回到家,林小華打開新買的筆記本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飛舞。他決定以《大山深處四十年的愛與執著》為題,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化作文字。寫到韓誌明鞠躬那一幕時,他停下來,眼前浮現出李正全慌亂又感動的表情。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林小華輕聲念出剛寫下的句子,繼續敲擊鍵盤。
淩晨兩點,稿件終於完成。林小華揉了揉酸痛的脖子,將文檔保存。第二天一早,他就趕到學校打印出稿件,交給何校長審閱。
何校長仔細閱讀著文稿,不時點頭。讀到結尾處時,他擦了擦眼角:“寫得很好,李老師這樣的人民教師,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8月26日,《安城日報》第五版頭條刊登了這篇報道,並配發了兩張照片:李正全在台上發言時的專注神情,以及一張泛黃的舊照片——年輕時的李正全站在簡陋的教室前,身邊圍著一群笑容燦爛的山裡孩子。
當天下午,林小華在鎮上郵局找到了五份報紙,直奔李正全家。當他氣喘籲籲地推開那扇熟悉的木門時,發現韓市長和何校長已經在屋裡了。
“小林來了!”何校長招呼他,“快進來,我們正在讀你的文章呢。”
李正全接過報紙,雙手微微發抖。他戴上老花鏡,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著,渾濁的淚水無聲地滑過臉頰,滴在報紙上。
“寫得……寫得真好。”他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林小華,“謝謝你讓我這些平凡的小事變得這麼...這麼有意義。”
韓市長拍拍林小華的肩膀:“年輕人,你做了件大好事。李老師這樣的教育工作者,是社會的脊梁,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
離開時,林小華回頭看了一眼。夕陽下,李正全站在門口,手裡緊緊攥著那份報紙,佝僂的身影被鍍上一層金邊。那一刻,林小華突然明白了自己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意義——它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