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班的彙報演出
9月11日,星期六,郭苗苗六點就醒了,她輕手輕腳地起床。推開窗簾,她深吸一口氣,今天是個大日子——暑期舞蹈培訓班的彙報演出。
廚房裡,她快速熱了杯牛奶,又出去買了一點包子吃了。七點整,她輕輕帶上家門,騎上摩托車向培訓班駛去。
清晨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微風拂過臉頰,帶著初秋的涼意。郭苗苗的思緒不由飄回十年前,那時她還是西江中學舞蹈隊的領舞,每晚在聚光燈下翩翩起舞。然而九年級時,她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差,放棄了學業,離開了熟悉的舞台。
“郭老師早!”培訓班門口,幾位家長已經等在那裡,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化妝品和演出服。
“你們也好早。”郭苗苗連忙停好車,掏出鑰匙開門。隻見牆麵上貼滿了孩子們練舞的照片,角落裡堆放著各種舞蹈道具。
“孩子們馬上就到,咱們得抓緊時間準備。”郭苗苗指揮著幾位熱心家長布置化妝區。她動作利落地搬出折疊椅,排成一排,又從櫃子裡取出提前準備好的節目單和名牌。
七點不到,第一批小學員就到了。八歲的小雨蹦蹦跳跳地跑進來,小臉上寫滿興奮:“郭老師,我今天要跳《小荷才露尖尖角》!”
“加油!小雨!”郭苗苗蹲下身,輕輕捏了捏她的小臉蛋,“先去換衣服,然後再化妝。”
很快,培訓班裡熱鬨起來。90名學員陸續到達,年齡從5歲到17歲不等。郭苗苗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幫這個整理頭飾,為那個調整舞鞋,不時停下來糾正某個孩子的站姿。
“肩膀放鬆,下巴微抬,對,就是這樣。”她輕輕扶正一個孩子的肩膀,眼神專注而溫柔。
九點整,所有孩子準備就緒。郭苗苗站在鏡子前,深吸一口氣,給自己也化了個淡妝。鏡中的女人已不再年輕,眼角有了細紋,但那雙眼睛依然明亮有神,那是舞者特有的神采。
“郭老師,您真好看。”十歲的小月站在她身後,仰著小臉說。
郭苗苗轉身蹲下,平視著女孩的眼睛:“小月今天也很漂亮,待會兒跳舞時要記住,微笑是最美的妝容。”
彙報演出在縣文化館的小劇場舉行。十點整,燈光亮起,音樂響起,第一個節目《彩雲之南》拉開了序幕。十二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姑娘翩翩起舞,動作整齊優美。郭苗苗站在舞台側邊,手指不自覺地跟著節奏輕輕點動,眼睛緊盯著台上的每一個孩子。
節目一個接一個進行著。民族舞的熱情奔放,古典舞的含蓄典雅,現代舞的自由灑脫,孩子們用稚嫩卻認真的表演贏得了台下家長們的陣陣掌聲。
最後的節目是郭苗苗的古典舞《漢宮秋月》,這是她在全縣舞蹈大賽獲得一等獎的作品。
舞台燈光暗了下來,一束追光打在中央。郭苗苗深吸一口氣,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舞台。音樂響起,是那首熟悉的古箏曲。她的身體仿佛有了自己的記憶,每一個轉身,每一個抬手,都與音樂完美契合。十年的舞台夢,十年的教學路,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這支舞蹈中。
最後一個音符落下,郭苗苗緩緩收勢,向觀眾深深鞠躬。掌聲如雷,她抬起頭,卻看到教育局王局長走上了舞台。
“郭老師,舞跳得真好。"王局長微笑著伸出手。
郭苗苗有些意外,連忙握住局長的手:“王局長,您怎麼來了?”
原來全縣舞蹈大賽當天,王局長看到郭苗苗得了一等獎,就讓教育局乾部專門了解了下她。
“我侄女王婷婷是您的學生啊。”王局長笑著說,“就是今年中考前在您這兒培訓的那個女孩。”
郭苗苗恍然大悟:“王婷婷!她考上了安城師範學校,對吧?”
“是啊,多虧了您的指導,她專業測試才拿了高分。”王局長語氣真誠,“上次全縣舞蹈大賽我就注意到您了,今天特意來看看您的教學成果。這些孩子跳得真不錯!”
郭苗苗感到眼眶有些發熱:“謝謝王局長,這都是孩子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郭老師太謙虛了。”王局長環顧四周,“您這培訓班規模雖然不大,但教學質量很高。這樣吧,我回去和縣裡幾所學校的校長說說,讓他們多推薦些學生來您這兒學習。”
郭苗苗驚訝地睜大眼睛:“這……這太感謝您了!”
“應該的,好老師值得支持。”王局長拍拍她的肩膀,轉身下了台。
下午,郭苗苗決定給自己放半天假。她換上一條紫色連衣裙,準備去縣城轉轉。走到電影院門口時,她遇到了熟人。
“苗苗姐!”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郭苗苗轉頭,看到林小華牽著陳雪兒的手向她走來。
“小華,雪兒,你們來看電影啊?”郭苗苗笑著打招呼。
“是啊,周末沒事逛逛。”林小華笑著說。
閒聊時,郭苗苗提起教育局王局長到她的培訓班觀看表演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局長?”林小華來了興趣,“他怎麼會來看少兒舞蹈演出?”
郭苗苗把王局長侄女的事和他承諾幫忙宣傳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林小華,她立刻意識到郭苗苗追求舞台夢的事情是個好題材。
“苗苗姐,我覺得你的故事特彆值得寫。”林小華認真地說,他又和郭苗苗聊了很久。
“就這麼定了!”林小華拍板,“我要寫一篇關於你的人物通訊,題目我都想好了,就叫《一個舞蹈培訓班女老板10年的舞台夢》。”
當天晚上林小華連夜寫了稿件,又找郭苗苗要了一些彙報演出的照片,一起打包發給了陳明曦。這篇稿件,林小華不僅記錄了郭苗苗的舞蹈曆程,還描寫了她丈夫支持,幾位學生家長和老學員的學習經曆。臨走時,林小華信心滿滿地說:“這篇報道一定會引起反響的!”
一周後的星期二,郭苗苗像往常一樣去郵局買報紙。當看到《安城日報》第三版上自己的照片時,她的手微微顫抖起來。照片上的她正在演出結束後向觀眾鞠躬,神情專注而滿足。大標題《一個舞蹈培訓班女老板10年的舞台夢》格外醒目。
郭苗苗站在郵局門口,迫不及待地讀起報道來。文章從她幼時學舞開始寫起,詳細記錄了她舞蹈生涯的起伏,特彆強調了她在教學中的創新和堅持。林小華的文字樸實卻有力,將她這十年的心路曆程娓娓道來。
“......當聚光燈不再屬於自己,郭苗苗選擇成為點亮他人夢想的那盞燈。從舞台中央到教室角落,變的是位置,不變的是對舞蹈的熱愛與執著......”
讀到這裡,郭苗苗的視線模糊了。淚水無聲地滑過臉頰,滴落在報紙上。十年的酸甜苦辣,在這一刻仿佛都有了意義。
走出郵局,九月的陽光溫暖地灑在她身上。郭苗苗深吸一口氣,拿出手機,給林小華發了條信息:“報道看到了,寫得真好,謝謝你。”
很快,手機響起。不僅是林小華的回複,還有一連串的未讀消息——家長們轉發來的祝賀,老同學的問候,甚至有幾個陌生號碼谘詢培訓班報名事宜。王局長的承諾見效了。
郭苗苗站在陽光下,看著街道上匆匆而過的行人,忽然覺得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她的舞台夢沒有結束,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在那些旋轉、跳躍的小小身影中,她的夢想正在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回到家,郭苗苗小心翼翼地將報紙對折,放進她珍藏獎杯的櫃子裡。然後,她換上舞蹈服,走向培訓班的教室——下午還有一堂課等著她去上。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