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責任的艱難抉擇
七月的陽光已經十分炎熱,林建軍坐在辦公桌前,看著一封剛剛寫好的辭職信,信紙上的字跡工整有力。
“真的要這麼做嗎?”林建軍深吸一口氣,將辭職信鄭重地裝入信封,在封麵上寫下“孫書記親啟”五個字。他的手指有些顫抖,這封信意味著他將告彆二十多年的村支書生涯。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換上了徐縣長給他買的那一套西服,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妻子從廚房探出頭來:“這麼早就去鎮上?”
“嗯,秀蘭,我想去交辭職信,辭掉村支書職務,專心回家帶孫子孫女。”林建軍語氣平靜,但手指卻不自覺地摩挲著信封邊緣。
吳秀蘭擦擦手走過來,輕輕握住丈夫的手:“想好了?”
“想好了。”林建軍點點頭,“小雪那邊需要人照顧,雪兒也快生了,三個孩子……咱們飯店生意雖然不錯,但我不去幫忙,你一個人太累了。再說……”他頓了頓,“村支書那點工資,確實不夠用。”
吳秀蘭歎了口氣:“可是你乾了二十多年……”
“正因為乾了二十多年,現在離開才不遺憾。”林建軍拍拍妻子的手,“我去去就回。”
林建軍熟門熟路地來到三樓,敲響了孫書記辦公室的門。
“請進。”裡麵傳來孫書記洪亮的聲音。
林建軍推門而入,孫書記正在批閱文件,抬頭見是他,立刻露出笑容:“喲,老林!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快坐快坐!”
孫書記五十出頭,比林建軍小幾歲,但頭發已經花白,他熱情地招呼林建軍坐下,親自倒了杯茶。
“孫書記,我今天來是有重要事情。”林建軍沒有碰那杯茶,而是直接拿出辭職信,雙手遞了過去。
孫書記的笑容凝固在臉上:“這是……”
“我的辭職信。”林建軍平靜地說,“我想辭去西江村村支書一職。”
孫書記像被燙到一樣猛地站起來:“老林,你開什麼玩笑?”他接過信封,卻沒有打開,而是緊緊盯著林建軍的臉,“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說出來,組織上一定幫你解決!”
林建軍搖搖頭:“沒什麼困難,就是家裡需要我多花些時間。”
“我知道村乾部工資很低,”孫書記急切地說,“不過縣裡正在研究提高村乾部待遇的方案,很快就會有結果!”
“不是錢的問題。”林建軍苦笑一下,“孫書記,我今年五十五了,突然有了孫子孫女,我老伴一個人照顧不過來,飯店生意也需要人手……”
孫書記皺起眉頭,慢慢坐回椅子上:“我理解你的家庭情況,但是老林,西江村的情況你最清楚。集鎮擴建、防洪工程、征地拆遷……哪一樣不是硬骨頭?除了你,誰能鎮得住那些地頭蛇?”
“年輕人需要鍛煉……”林建軍試圖解釋。
“鍛煉?”孫書記打斷他,“王副縣長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三言兩語就搞定了,靠的是什麼?是二十多年積累的威信!是群眾對你的信任!”他激動地站起來踱步,“還記得上個月的防洪工程糾紛嗎?七戶人家死活不同意搬遷,補償款談不攏。王副縣長親自來調解都沒用,最後是你……”
林建軍回憶起那天情景。那七戶人家住在河堤旁,防洪工程需要他們搬遷。王副縣長提出的補償標準已經高於市場價,但他們就是不答應。最後是他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每戶的實際困難——張老漢擔心搬走後離兒子的工廠太遠;李嬸舍不得門前那棵種了三十年的桂花樹;王家的小賣部靠著河堤才有生意……
“我隻是幫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林建軍輕聲說,“張老漢的兒子工作調動了,李嬸的桂花樹我們承諾移栽,王家的小賣部在新區給了更好的位置……這些都不需要多花錢,隻需要真正了解群眾需要什麼。”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孫書記一拍桌子,“除了你,誰能這麼了解西江村的每一戶人家?誰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相對較低的補償?老林,西江村離不開你啊!”
林建軍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搖頭:“孫書記,我感謝您的信任。但是……家庭同樣重要。我不能為了工作,忽視家庭責任。”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寂靜。孫書記摘下眼鏡,疲憊地揉了揉眼睛:“真的沒有回旋餘地了?”
林建軍堅定地搖頭。
孫書記長歎一口氣,終於打開了那封辭職信,仔細閱讀後,抬頭問道:“如果你一定要辭職,至少給我推薦個接替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