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院子裡已經亮起了燈,幾個鄰居正在幫忙搭建靈堂。孫叔——孫家的當家人看見林家三人,快步迎上來,眼眶通紅。
“建軍哥,小華,雪兒,你們來了。”孫叔聲音沙啞,朝林建軍深深鞠了一躬,“家父剛剛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建軍趕緊扶住他:“節哀順變。老爺子走得安詳嗎?”
孫叔點點頭:“少林從縣城趕回來,陪了他最後一程。老爺子走得很平靜。”
正說著,孫少林也出來了。他眼睛紅腫,看見林家三人,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林叔,你們來了。”孫少林聲音低沉,“師傅臨走前還念叨著你家的紅燒肉呢,說雪兒的手藝得了他的真傳。”
陳雪兒聞言眼圈一紅:“孫師傅對我也有授業之恩,我這就回去準備些吃的送來。”
孫叔擺擺手:“不急。有件事想跟你們商量——家父的後事,想請你們幫忙操辦宴席。”
林建軍毫不猶豫地點頭:“這是應該的,標準怎麼定?”
“按老規矩吧,二十四道菜,葷素冷熱搭配。”孫叔說,“具體細節咱們天亮後再詳談。”
回到家,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林小華和陳雪兒沒了睡意,索性開始準備早餐和待客的茶水。
“孫師傅走了……”陳雪兒一邊熬粥一邊喃喃自語,“我那些菜的做法,有一半都是他教的。”
林小華知道妻子心裡難過,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老人家高壽,走得安詳,是喜喪。咱們把宴席辦好,就是對他最好的送彆。”
上午九點,孫少林和孫叔一起來到林家飯店商量具體事宜。四人圍坐在一張方桌前,孫少林拿出一個舊筆記本。
“這是師傅留下的菜單。”他翻開本子,上麵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菜式的做法,“師傅臨終前特意交代,要按這個標準辦。”
陳雪兒接過本子,仔細翻看,突然驚訝地抬頭:“這……這不是孫師傅的拿手菜譜嗎?連墨魚湯的秘方都寫在上麵了!”
孫少林點點頭,眼中含淚:“師傅說,他的手藝不能帶到土裡去。我是他唯一的徒弟,這些現在都傳給我了。他還特意囑咐,墨魚湯的做法要教給你,說你有悟性。”
陳雪兒聞言,眼淚奪眶而出。孫師傅的墨魚湯是西江鎮一絕,多少人想學他都舍不得教。
商量完菜單和桌數,孫叔拿出一條紅布:“有個事得跟你們說清楚。按咱們這兒的規矩,辦白事的客人戴著孝布來吃飯不吉利。我讓人在你們飯店門口掛條紅布,這樣就百無禁忌了。”
林小華接過紅布:“孫叔考慮得周到。”
接下來的兩天三夜,林家飯店成了最忙碌的地方。孫少林帶著幾個幫廚負責主菜,陳雪兒則主管涼菜和麵點。林小華負責前後協調,林建軍則帶著幾個小夥子負責桌椅擺放和客人接待。
葬禮當天,二十四道菜準時上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墨魚湯——孫少林嚴格按照師傅的秘方熬製,湯色乳白,香氣撲鼻。許多老食客嘗了一口就紅了眼眶:“就是這個味道,孫師傅的墨魚湯……”
下午三點,賓客陸續散去。孫叔拉著孫少林,給林家三人每人敬了兩杯酒。
“少林啊,”孫叔拍著堂弟的肩膀,“你知道我為什麼不願意搬到縣城去住嗎?就是舍不得咱們鎮上這份情誼。城裡人門對門住十年都不一定認識,可咱們這兒,誰家有事,半個鎮子的人都會來幫忙。”
孫少林點點頭,舉杯對林家三人說:“這次多虧你們了。師父在天之靈,看到他的後事辦得這麼體麵,一定會欣慰的。”
林建軍擺擺手:“說這些就見外了。咱們左鄰右舍,從來都是互相幫襯著過日子的。”
送走孫家兄弟,林小華和陳雪兒坐在飯店門口休息。夕陽西下,將整個小鎮染成金色。遠處傳來孩子們放鞭炮的聲響,年味還未散儘。
“累了吧?”林小華握住妻子的手,發現她手掌上多了幾個水泡。
陳雪兒搖搖頭,望著街道上來往的鄰居,輕聲道:“雖然送出去不少禮金,但看到大家這樣互幫互助,心裡還是暖暖的。”
回到店裡,陳雪兒靠在林小華肩上,兩人靜靜地看著這充滿人情味的小鎮黃昏,疲憊卻滿足。遠處,不知誰家又響起了喜慶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就這樣在紅白喜事的更迭中,徐徐展開。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