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窗外,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為書桌鍍上一層銀輝。林小華盯著空白的文檔,腦海中回放著今天的場景:韓誌明部長慷慨激昂的講話,孫誌鵬書記品嘗美食時滿意的笑容,遊客們排隊購買西城特產的場景,還有崔健那雙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
他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手指開始在鍵盤上敲打:《一個小縣城的美食突圍之旅》。
“西城縣,這個位於南北交通要道的小城,曆史上曾是商賈雲集之地,各地飲食文化在此交融……”林小華寫著寫著,眼前浮現出縣委縣政府為籌備美食節所做的種種努力:新增的五百個停車位,培訓的二百名餐飲服務人員,整治一新的美食街...
時鐘的指針悄悄劃過零點、一點、兩點...林小華渾然不覺,完全沉浸在寫作中。他時而停下來查閱資料,時而刪改句子,直到窗外傳來第一聲鳥鳴,他才驚覺天已微亮。
文檔右下角的字數統計顯示:2476字。林小華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從頭到尾又檢查了一遍,然後點擊了保存。他決定先睡一會兒,等上班後再仔細修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下午,經過宣傳部和縣委辦的層層審核,稿件終於定稿。林小華按照崔健的要求,將稿件發到了他的郵箱,並在微信上留言:“崔主任,稿件已按要求修改完畢,請您過目。如有不妥之處,請不吝指教。”
發完消息,林小華靠在椅背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手機突然震動,是崔健的回複:“收到,今晚看完給你反饋。”
晚上九點,林小華正在家裡休息,手機響了。是崔健的來電。
“林組長,稿子我看完了。”崔健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來,帶著幾分興奮,“寫得很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林小華連忙走到陽台:“謝謝崔主任,還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嗎?”
“做法雖然各地都有,但沒有係統總結過。你們西城縣從停車位建設、市場秩序維護到人才培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係,這很有借鑒意義。”崔健頓了頓,“我加了一些關於縣域經濟轉型的內容,把字數擴展到了3200字,爭取下周五在我們報紙刊登。”
林小華握手機的手微微發抖:“報紙刊登?”
“對,這在人民日報地方稿件中算是破例了。”崔健笑道,“你這次可是為西城縣爭光了。”
一周後的星期五,林小華早早地來到了辦公室。縣委大院裡已經傳開了人民日報要刊登西城縣報道的消息。他剛坐下,辦公室的電話就響了。
“林主任,文書記讓你立刻到他辦公室來一趟。”秘書的聲音透著興奮。
林小華快步走向文尚武的辦公室,心跳如鼓。推開門,他看到文尚武正站在窗前,手裡拿著一份人民日報,陽光照在報紙上,映得他臉上光影斑駁。
“林主任,來了?”文尚武轉過身,臉上帶著罕見的笑容,他揚了揚手中的報紙,“看到了嗎?人民日報,2890字!韓部長剛才專門打電話來表揚我們!”
林小華看到報紙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雖然崔健做了些修改,但核心內容和框架都是他的原作。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感湧上心頭。
“坐,給我講講這篇稿子的創作過程。”文尚武目光灼灼地盯著林小華。
林小華深吸一口氣,從接到任務開始,到與崔健的相遇,再到通宵寫作的過程,一一道來。說到如何係統總結西城縣的經驗時,文尚武頻頻點頭。
“好,很好!”文尚武聽完後,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步,“這次報道讓西城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了知名度。剛才旅遊局報告,今天谘詢西城旅遊的電話比平時多了三倍!”
他停下腳步,直視林小華:“林主任,你的能力我看到了。宣傳戰線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到宣傳部來工作?”
林小華驚訝地抬頭:“文書記,這……”
“彆急著回答。”文尚武擺擺手,“回去考慮考慮。西城縣的發展需要更多像你這樣有思想、有文筆的乾部。美食突圍隻是開始,我們要讓西城縣在各個領域都實現突圍!”
離開文書記辦公室,林小華走在縣委大院的林蔭道上,陽光透過樹葉在他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或許,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機會——用筆為家鄉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遠處,美食節的彩旗仍在微風中飄揚,仿佛在向他招手,邀請他參與西城縣更加精彩的未來。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