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調研組來到千層河景區的一家農家樂用餐。餐廳建在河邊,窗外就是層層疊疊的瀑布和翠綠的山林。餐桌上擺滿了當地特色菜:山野菜、河魚、土雞……趙主席熱情地招呼大家用餐。
“這些都是景區周邊農戶自己種養的,”趙主席夾起一筷子野菜介紹道,“我們通過‘景區+農戶’的模式,既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和安全,又幫農民增加了收入。”
林小華注意到菜單上還標注了每種食材的供應農戶姓名和地址。“這個做法很好,”他對趙主席說,“既增加了透明度,又能引導遊客去農戶家直接采購。”
下午的調研地點是巴山草原。這片高山草甸裡點綴著各色野花。白荷縣在這裡開發了露營、騎馬等體驗項目,同時嚴格控製開發強度,保持了草原的原生態。
“我們規定任何建築都不能超過兩層,且必須使用環保材料,”趙主席指著遠處的幾棟木屋說,“遊客可以體驗牧民生活,但不會對草原生態造成破壞。”
林小華蹲下身,用手指輕輕觸摸草地,感受著泥土的濕潤和青草的韌性。他想起西城縣也有類似的自然資源,卻因開發不當而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傍晚時分,調研活動告一段落。車隊返回縣城,入住白荷縣賓館。林小華剛把行李放進房間,就接到熊主席電話,通知他參加晚上的接待晚宴。
走進餐廳包間,林小華不禁暗暗咋舌。巨大的圓桌上已經擺滿了精致的涼菜,中央是一個三層的水果塔,周圍點綴著雕花裝飾。服務員正在為每個人麵前的高腳杯斟滿白酒。
“小林,來坐這兒!”趙主席熱情地招呼他坐在自己旁邊,“今天可要好好喝幾杯!”
林小華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心裡卻已經開始發怵。他的酒量一般,平時應酬能推則推。但今天這種場合,顯然無法推辭。
酒過三巡,包間裡的氣氛越來越熱烈。趙主席起身舉杯:“各位,今天非常榮幸能接待西城縣政協的同誌們。特彆是熊主席,不僅是我們的老朋友,還是……”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向門口示意。一位身材魁梧、麵色紅潤的中年男子推門而入。
“……還是我們縣委趙書記的老鄉呢!”趙主席高聲宣布。
趙友根書記大步走到熊主席麵前,兩人熱情握手。“熊老哥!聽說你來我們縣調研,我特意從會議上趕回來的!”
“哎呀,趙書記太客氣了!”熊主席顯然也很高興,“咱們得有小十年沒見了吧?”
“十一年零三個月!”趙書記準確地說出時間,引來一片笑聲和掌聲。
老鄉相見,酒自然少不了。趙書記親自為熊主席斟滿酒杯,兩人連乾三杯。其他人也不甘落後,紛紛起身敬酒。林小華被灌了好幾杯,感覺臉頰發燙,頭開始隱隱作痛。
“小林,”趙書記突然轉向他,“趙主席說你文章寫得好,我敬你一杯!年輕人有才華,更要能喝酒!”
林小華慌忙站起來,酒杯在手中微微顫抖:“趙書記,我酒量有限,能不能……”
“哎,這第一杯必須乾了!”趙書記不由分說地把酒杯塞到他手裡,“後麵隨意!”
在眾人的注視下,林小華隻能硬著頭皮一飲而儘。白酒的灼熱感從喉嚨一直燒到胃裡,他強忍著才沒有咳嗽出來。
“好!爽快!”趙書記拍拍他的背。
晚宴從下午七點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林小華記不清自己喝了多少杯,隻感覺頭越來越重,眼前的景象開始模糊。他借口去洗手間,用冷水洗了把臉,看著鏡中自己通紅的臉和迷離的眼神,不禁歎了口氣。
回到包間時,酒局已接近尾聲。熊主席和趙書記勾肩搭背地唱著家鄉小調,其他人或鼓掌或跟唱,氣氛熱烈得近乎喧鬨。林小華悄悄坐回座位,努力保持清醒,記錄下最後幾位白荷縣乾部提出的建議。
終於,在又一輪乾杯後,晚宴宣告結束。林小華扶著牆走出餐廳,夜風拂過發燙的臉頰,帶來一絲清涼。回到房間,他顧不上洗漱就倒在床上,頭痛欲裂卻睡不著,腦海中不斷回放著今天的所見所聞。
清溪古鎮的原生態保護、千層河景區的農戶聯動……這些都是西城縣可以借鑒的經驗。但另一方麵,這種耗費時間精力的接待文化,又讓他感到深深的疲憊和無奈。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熊主席發來的消息:“明天上午九點集合返程,你今晚把調研要點整理出來,回去後儘快形成報告。”
林小華強打精神坐起來,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的光在黑暗中顯得格外刺眼。他揉了揉太陽穴,手指在鍵盤上緩慢而堅定地敲擊起來……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