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笑了,“沒錯,就是你當年讀初三時的那個教室。怎麼,還記得?”
“記得。”林小麗輕聲回答,眼前浮現出自己十五歲時坐在那個教室裡的樣子。
離開教務處後,林小麗抱著領到的教材和辦公用品,來到了九年級組辦公室。辦公室的門半掩著,裡麵傳來交談聲和笑聲。她站在門口,深吸一口氣,習慣性地喊了一聲:“報告!”
辦公室裡的談話聲戛然而止。幾秒鐘後,一個女老師笑著走過來拉開了門。“哎呀,這不是林小麗嗎?快進來,你現在可不是學生了,是我們的新同事啦!”
林小麗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臉頰頓時燒了起來。“對不起,劉老師,我……我習慣了。”
劉老師是林小麗當年的語文老師,如今眼角已有了細紋,但笑容依然溫暖。“沒關係,我剛來的時候也這樣。”她拉著林小麗的手走進辦公室,“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王老師,教數學的;這位是李老師,教物理的……”
辦公室裡共有六位老師,其中有三位是林小麗當年的任課教師。大家熱情地歡迎她,詢問她的近況,氣氛輕鬆而愉快。
“你的辦公桌在這裡。”劉老師指著一個靠窗的位置,“這是鑰匙,我們幾個有時候來得晚,你可以自己開門進來。”
林小麗接過鑰匙,金屬的冰涼觸感讓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經成為這裡的一員了。她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抬頭看向窗外——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操場和遠處的山巒,視野開闊。
“要不要去看看你的班級?”劉老師建議道,“學生們明天才來報到,今天教室是空的。”
林小麗點點頭,拿起班級名冊和教材,走向那個她再熟悉不過的教室。走廊上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帶。她的腳步聲在空蕩的走廊裡回響,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記憶的琴鍵上,奏響往昔的旋律。
九年級3)班的教室門虛掩著。林小麗輕輕推開門,陽光立刻傾瀉而入,照亮了整齊排列的課桌椅。黑板擦得乾乾淨淨,講台上放著一盒粉筆。她緩步走向講台,手指輕輕撫過木質表麵,那裡還留著無數教師書寫時留下的細微劃痕。
站在講台上,林小麗的視線不由自主地落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那是她當年的座位。恍惚間,她仿佛看到了十五歲的自己,清晨第一個來到教室,借著晨光背誦課文的樣子;看到自己在課堂上舉手發言時緊張得微微發抖的手指;看到放學後和同學們一起值日,擦黑板時揚起的粉筆灰在陽光中飛舞……
“林老師?”一個聲音打斷了她的回憶。劉老師站在教室門口,“該吃午飯了,一起去食堂吧。今天學校特意為新教師加了菜。”
午餐時間,教師餐廳比平時熱鬨許多。除了日常的一葷一素外,今天還多了紅燒肉和木耳炒雞兩個菜,外加一個紫菜蛋花湯。林小麗端著餐盤,在劉老師的介紹下認識了其他七位新教師。他們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交流著各自的經曆和期待。
“我最擔心的就是管不住學生。”一位年輕男老師坦言道,“我看起來太年輕了,怕學生不怕我。”
劉老師笑著搖頭,“教師威嚴不是靠長相,而是靠你的專業能力和對學生的關心。你們都是經過嚴格選拔的,要有自信。”
林小麗夾了一塊紅燒肉,肉質酥爛,醬香濃鬱。她聽著同事們的談話,感受著這個新環境的氛圍,心中的忐忑漸漸被踏實感取代。
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林小麗熟悉了教材,製定了第一周的教學計劃,還和幾位老教師交流了班級管理的經驗。當她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時,夕陽已經將校園染成了金色。
剛走出校門,林小麗就看到弟弟林小華的車停在路邊。林小華是縣裡的公務員,今天剛參加完縣委擴大會議。他搖下車窗,朝姐姐招手。
“姐,第一天怎麼樣?”林小華問道,同時從後座拿出一個精美的紙袋,“給你帶了禮物,慶祝你正式成為人民教師。”
林小麗接過紙袋,裡麵是一個精致的翻頁筆和一個保溫杯。“這麼客氣乾嘛?”她嘴上這麼說,臉上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必須的!我姐可是西江中學的老師了,我得巴結著點,以後我孩子上學還得靠你呢。”林小華調皮地眨眨眼。
回到家,弟媳陳雪兒已經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紅燒魚、糖醋排骨、清炒西蘭花……香氣撲鼻而來。
“哇,今天什麼日子啊?”林小麗驚訝地問。
陳雪兒笑著解下圍裙,“當然是你第一天上班的大日子啊!快洗手吃飯,爸媽也快回來了。”
餐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林小麗講述著這一天的經曆,從劉叔的歡迎到謝校長的誤會,從辦公室的小插曲到教室裡的回憶。父母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話詢問細節。
“記得你第一天上學回來,也是這麼興奮地講個不停。”父親回憶道,眼中滿是慈愛,“那時候你才這麼高。”他用手比劃著一個高度。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