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麵裡的舊時光
星期三中午十一點,林小華在西城縣鳳凰小區的家中,手裡拿著一塊抹布,仔細擦拭著客廳的實木茶幾。他彎著腰,動作緩慢而專注,仿佛要把每一道木紋都擦得發亮。
林小華掏出手機,撥通了妻子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陳雪兒溫柔的聲音:“喂,小華?”
“雪兒,你在哪兒呢?家裡收拾得差不多了。”林小華用肩膀夾著手機,一邊繼續擦拭著電視櫃。
“我在謝小曼這兒,幫她燉烏雞山藥湯呢。她最近身體不太好,特彆想喝我做的湯。”陳雪兒的聲音裡帶著笑意,“可能還得過幾天才能回去。”
林小華皺了皺眉:“好吧。”他努力控製著不滿。
“媽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再說了,我可是她的大姑姐。”陳雪兒似乎沒察覺到丈夫的情緒變化,“你一個人在家沒問題吧?”
“能有什麼問題。”林小華勉強笑了笑,“我剛從省城回來,正好休息幾天。”
掛斷電話後,林小華走進廚房。冰箱裡空空如也,隻有他回家路上買的一小塊瘦肉。他歎了口氣,取出肉來洗淨切丁,開始熬製肉醬。鍋鏟與鐵鍋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肉香漸漸彌漫開來。
“還是自己做的炸醬麵最香。”林小華自言自語,將煮好的麵條撈進碗裡,澆上濃鬱的肉醬。他端著碗坐到餐桌前,一個人默默地吃著。
剛吃完麵,手機突然響起。是安城師範學校校辦的電話:“林校長,蔡校長要求黨委成員立即到崗,有緊急會議。”
林小華立刻站起身:“好的,我兩個半小時後到。”
他匆忙收拾了幾件換洗衣物和日用品,塞進公文包裡。出門前,他最後環視了一眼這個剛剛打掃乾淨卻空蕩蕩的家,輕輕關上了門。
林小華趕緊收拾一些生活用品,喝了一杯水坐了一會兒就出了門。半個小時後,彆克車行駛在通往安城的高速公路上,林小華握著方向盤,思考著未來的工作。
一個小時後,林小華準時抵達安城師範學校。黨委會議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討論新學期的工作安排。會議結束時,蔡校長特意留下林小華:“小林啊,開學前你先熟悉熟悉學校環境,畢竟從行政單位到高校工作,需要適應過程。”
林小華點點頭:"謝謝校長關心,我會儘快進入角色。"
剛回到辦公室不久,後勤科的張老師就敲門進來:“林校長,學校已經給您分配了宿舍,是家屬樓的兩室一廳,各種生活用品都配齊了。您要不要現在去看看?”
“那太好了。”林小華眼睛一亮,“正好我還沒找住處。”
宿舍位於校園東側的教職工家屬區,是一棟六層的老式樓房。林小華跟著張老師來到三樓,推開302室的門,一股淡淡的樟腦丸味道撲麵而來。
“這房子雖然有些年頭,但去年剛重新裝修過。”張老師介紹道,“廚房衛生間都是新換的設備,您看還滿意嗎?”
林小華環顧四周,突然愣住了。這布局,這朝向,這窗外的景色……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湧上心頭。
“張老師,這棟樓以前是學生宿舍吧?”他輕聲問道。
“對啊,林校長您怎麼知道?”張老師驚訝地說,“這棟樓以前是男生宿舍,後來改造成了教職工宿舍。您這間是把原來的三間學生宿舍打通改造的。”
林小華走到窗前,望著外麵那棵高大的梧桐樹,記憶如潮水般湧來。十年前,他就住在這棟樓裡,是普師班的學生。那時的他意氣風發。
“真是太巧了,我以前就住在這個位置。”他喃喃道。
送走張老師後,林小華給陳雪兒打了個電話:“雪兒,學校給我分配了宿舍,兩室一廳,麵積挺大的。我想著開學後把三個孩子都接過來,學校旁邊就有小學和幼兒園,比在西城上學方便。”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陳雪兒才回答:“嗯……開學了確實可以考慮。不過大寶和二寶在西城上慣了,突然轉學……”
“孩子們適應能力強,沒問題的。”林小華打斷她,“再說你也能過來一起住,總比兩地分居強。”
“我再想想吧。”陳雪兒語氣有些猶豫,“小曼叫我了,先掛了。”
聽著電話裡的忙音,林小華皺了皺眉。自從弟媳謝小曼生孩子後,陳雪兒似乎把所有空閒時間都花在了照顧這個弟妹上。他把手機扔到沙發上,開始整理帶來的衣物。
傍晚時分,林小華來到學校食堂。正值暑假,食堂裡人不多,幾個年輕教師三三兩兩地坐著吃飯。他買了一個肉夾饃和一碗酸菜米線,嘗了一口,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這味道,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樣。
“師傅,這酸菜米線的味道沒變過吧?”他忍不住問窗口裡的廚師。
老廚師眯起眼睛看了看他:“你是……林小華?”
林小華驚訝地點頭:“您還記得我?”
“怎麼不記得!當年你可是食堂的常客,每次酸菜米線都要加雙份辣椒。”老廚師笑道,“現在當老師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