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特彆是劉老和林立,還是第一次見李昌明大師作畫。
這幅黃山迎客鬆尺寸得有七八平尺,比周正的那幅鬆鶴圖大了一倍還要多。
李昌明親自操刀,而且又是送給外國元首的國禮,那畫作自然精美,不僅繪畫技巧在線,而且雅俗共賞,即便是沒有什麼繪畫水平的人也能看出這幅畫不俗。
周正在視頻畫麵裡看到這幅畫也是暗暗點頭。
大師,果然是大師!李老不愧是書畫界泰鬥一般的人物。這幅畫的專業技法雖然比周正那幅鬆鶴圖稍微低一點點,卻能做到雅俗共賞,大多數人都會喜歡,都能在畫中感覺到了微微的畫意。
這一點,周正就有點比不上了。
他的畫雖然能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置身於畫的感覺,卻不是誰都有這種感覺的。
隻有有書畫天賦或者深諳書畫之道的人才能看懂,才能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像李峰這種隻接觸過幾次古畫真品,對書畫技術一竅不通的人也看不懂周正的畫。
說白了,周正的畫相比於李昌明,受眾方麵還是太小了,哪怕是技法堪比古人。
當然,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周正的書畫水平現在還是大師階段,等升級到了宗師水準,那到時候畫出來的畫也會雅俗共賞,哪怕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人也能在他的畫中體會到身臨其境置身於畫中的真實感覺。
目前他大師級繪畫升級到宗師級繪畫經驗條還有一截,估計再畫十幾幅畫就能升級到大師級的水準。
“李老,您不愧是書畫界泰鬥,您的畫也不愧被當成國禮,今日一見小子深感震撼!”
周正嘴裡說著客氣話卻也是發自肺腑的。
要知道書畫技巧是係統獎勵的,而李昌明可是窮極一生練出來的,而且他還得有極其厲害的天賦。
天賦加勤奮,缺一不可。
這是周正敬佩他的地方。
畢竟,現如今能成為書畫大師的也就那麼三五個人,而李昌明是其中的翹楚。
“小周你過獎了,這幅畫還有幾筆就畫完了,也是最關鍵的幾筆,我拿捏不準想請你提個意見。”
李昌明謙虛請教,周正自然不敢托大。
“李老您客氣了,這幅畫被當成國禮,也是您的心血,我如何能提意見?”
“哎~你的畫技毫不誇張的說是天下第一,英雄不問出處更不問歲數,實力強者為師嘛。”
周圍的人又一次被震驚了。
堂堂書畫大師李昌明居然虛心求教周正,這……
看來,周正是真的有真才實學,真的厲害。
周正見李昌明如此說話,也就不再推辭了。
同時,他也感覺到李老有考驗他的意思。
畢竟畫的這是國禮,絕對不能出差錯的,一定是最熟悉畫的最多的一幅畫,這幅應該早就爛熟於胸,哪裡會最後幾筆不知道如何落筆?
於是周正不客氣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畢竟他的技法水平要比李昌明高一些,自然有提升的空間。
李昌明和劉南山聞聽周正的意見後,對周正的繪畫技能更加佩服,也按照周正的提議進行畫作。。
剩下的幾筆快速的畫出,再仔細觀看,果然效果跟以前比要好不少。
就連旁邊的卜玉山也看出了端倪,他見過李昌明畫的黃山迎客鬆好幾幅,這幅卻有些不一樣。
“李老,這幅海山迎客鬆貌似比以往的畫的要更加挺拔更加精神了,你這寥寥幾筆提升了好多效果。”
“哈哈~玉山你也看出來了?小周同誌的幾句意見給我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