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門口,方南站在那裡,身姿挺拔如鬆,雙手背負身後,微微仰頭,目光深邃。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聲音清脆而洪亮,如同黃鐘大呂,震撼人心。每一個字都如同珍珠般晶瑩剔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這副對聯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文字,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一種對於知識、責任和擔當的追求。
它將書院裡的朗朗書聲與家國情懷緊密相連,讓人感受到了書院的神聖使命。
王明海聽到這副對聯後,不禁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臉上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這副對聯簡直太貼切了!它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書院的氛圍和學子們的努力,更展現了他們的抱負和責任感。
剛剛吟誦完對聯的方南,身著白袍,負手而立,眼神遠眺遠方,透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儒雅氣質。
鎮國公也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他揉揉眼睛,這個風度翩翩的少年,真的是自己的孫子嗎?
王明海的心情異常激動,幾十年來,無數的大儒和名士都曾試圖為書院題聯,但始終未能完全表達出書院的精神內涵。
然而,今天,這個缺憾終於被彌補了,而且是由自己的外孫完成的。
王明海高興的一把抓住方南的手臂“好外孫,走,外公這就給你辦理入學”
鎮國公調侃道“你這老兒,前倨後恭,沒出息”
王明海渾不在意,笑著說道“親家,我可是準備用壓箱底的那些團茶準備招待你”
鎮國公聞言眼睛一亮“你這老兒,平常也不見你拿出一絲,如今倒是沾了南兒的光”
三人向書院裡走去,迎麵走來一對年輕男女,舉止甚是親密。
女子正是上次退婚的李小娥,年輕男子身著書院的儒袍,麵容清瘦,略顯蒼白,一雙眼睛透出一絲陰鷙。
看到王明海和鎮國公,兩人趕忙退到路旁,躬身行禮“見過山長,見過鎮國公”
李小娥看到方南,不禁心裡一驚,這個不學無術的家夥來書院做什麼。
鎮國公看見李小娥則是臉色一沉,沒有說話。
王明海笑著招手“來,明山,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新來的學生方南,你們以後就是同窗了”
年輕男子聞言上前拱手“在下徐明山,見過兄台”
此人正是吏部侍郎的二公子徐明山。
方南也拱手回禮“方南,見過徐兄”
“好了,我先帶方南去辦入學,你們以後再敘”王明海在一旁說道。
方南拱拱手,隨王明海向裡麵走去,自始至終沒有看李小娥一眼。
等出了書院大門,李小娥就忍不住了,剛才被方南無視,一股作祟的心理在不斷的湧動,“徐哥哥,你可知剛才那人是誰?”
“是誰?”徐明山也很好奇。
“他就是那個被我退了婚的國公府長孫”李小娥沒好氣的說道。
“什麼?原來是他,我說怎麼跟在山長和鎮國公身後”徐明山露出一絲不屑。
“徐哥哥,那方南不學無術,怎麼能和你成為同窗”李小娥攛掇著。
徐明山一臉無所謂“書院裡又不是沒有關係戶,不也詩書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