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石頭背著弓箭,提著未開鋒的大刀,向山裡走去。
方南則向甲班的學舍走去。
一路上,書院的學子紛紛與方南打招呼,方南也是笑著拱手一一回應。
正應了那句話"多日讀書無人問,一朝文會天下知"
進入學舍,一眾學子紛紛上前祝賀和寒暄。
昨晚在文會上,方南的表現太耀眼了,所作的詩詞文章,無一不是千古名句。
“子謙,好樣的”
“子謙,昨晚的詩詞文章真是精妙”
“能和子謙同窗,吾具榮焉”
方南謙虛的笑笑“各位學長謬讚了,昨晚隻是一時的靈感,僥幸而已”
學子們不由暗暗點頭,文采出眾,家世顯赫,還這麼謙虛,日後必成大器,值得深交。
此時,王夫子邁著四方步走進學舍,眾人紛紛回到各自的座位。
用過晚飯之後,方南來到了外公的書房。
一進書房,方南就看到了供奉在香案正中的禦用文房四寶。
昨晚,方南剛從趙王手裡接過這套文房四寶,轉身就被外公沒收。
方南不由笑道“外公,怎麼供起來了,我還以為你要用”
王明海一聽詳裝生氣“臭小子,這是皇帝對我們書院的認可,怎可輕易使用”
方南笑著搖搖頭,來到了自己的小書桌。
有了過目不忘的技能,方南改變了學習方法。
方南決定把科考所有的書籍先看一遍,然後再看曆年來從縣試到會試的所有範文。
王明海坐在一旁,邊喝茶湯邊看書,時不時看一下旁邊的方南。
過了一會,王明海覺得不對勁,剛才看方南手裡還拿著一本《大學》,不到片刻,就換了一本《中庸》。
“南兒,你怎看得如此之快,讀書要有耐心啊”王明海出言規勸。
方南聞言放下書本,笑著說道“外公,孫兒已經把剛才的那本書都記住了”
王明海不禁感到驚訝“兩千多字都記住了?”
方南自信的回答“是的,一字不差!”
“哦?”王明海不由來了興趣“你把書拿過來,給老夫背上一遍”
方南起身把《大學》遞給外公,然後背誦起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王明海做為治學幾十年的大儒,四書五經早就爛熟於胸。
隨著方南的背誦,王明海的眼睛越來越亮。
直到最後一字背誦完畢,王明海不由喜形於色“哈哈,老夫幸甚,書院幸甚!”
王明海拍著方南的肩膀“本來老夫覺得你參加明春的科舉,時間有點緊,現在一點都不擔心了”
“可是孫兒還有不少書沒讀,科考的文章還未曾做過”方南有些擔心。
“傻小子,有了過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外公的教導,考取功名易如反掌”
王明海又沉思了一下,接著說道“從明日起,老夫給你出題,每天做一篇文章”
“是,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