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島津義、陳阿大、佐佐木重信等人在親信武士和海盜頭目的死命護衛下,早已放棄了營寨中心。
“撤!快撤!去泉州港!”鬼島津義頭盔丟失,披頭散發,聲音嘶啞“平野副帥在那裡!還有大海船!撤到泉州,依托堅城海港,我們還能喘口氣!快!快!”
陳阿大伏在馬背上,拚命抽打馬匹,佐佐木重信麵色灰敗如土,眼神死寂,一言不發地策馬狂奔。
兩萬餘殘兵敗將,向著被倭寇海盜聯軍副帥平野信玄占據的泉州港方向,亡命潰逃。
戰鬥在黎明前徹底結束,倭寇海盜聯軍大營化為廢墟焦土,頑抗及未能逃走的倭寇海盜被殲滅、俘虜,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被完整地繳獲。
方南命令留下部分步卒清理戰場,清點繳獲,自己親率主力,押解著俘虜,沐浴著金色的朝陽,緩緩開進明州城。
“楚軍萬勝!”
“恩公!救命的恩公啊!”
“蒼天有眼!朝廷沒忘了我們!”
......
街道兩旁,擠滿了劫後餘生的百姓,大多衣衫襤褸,麵黃肌瘦,許多人相互攙扶著,眼中飽含熱淚,激動地朝著入城的楚軍將士跪拜、叩首,聲嘶力竭地呼喊著。
周知府率領一眾官員,在城門口深深長揖,幾乎匍匐在地,聲音哽咽“將軍神威蓋世!挽狂瀾於既倒!救我明州數十萬生靈於水火!此恩此德,明州子民世代銘記,永誌不忘!”
方南下馬,快步上前,親手扶起周知府和老將軍王振山“諸位大人、將軍請起,驅逐倭寇,護我黎庶,分內之事,倭寇凶頑,百姓受苦了。”
“方石!”方南沉聲喚道。
“末將在!”石頭大步上前。
“即刻清點繳獲糧草輜重總數!除我軍三日所需糧秣及必要軍械箭矢補充外,其餘糧草輜重分發給明州守軍將士及城中百姓!”
“得令!”石頭大聲應諾。
消息傳開,城中的歡呼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
許多百姓捧著剛剛分到的糧食,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對著楚軍的方向連連叩首。
炊煙開始從殘破的屋頂嫋嫋升起,久違的米香在空氣中彌漫。
方南婉拒了明州官員的宴請,命令部隊在空地安營紮寨,不得擾民。
“傳令各營,全軍休整三日,救治傷員,修補甲胄兵器,補充箭矢,保養火炮。三日後黎明開拔,兵發溫州!”
明州空地的臨時軍營,大帳內燭火搖曳,方南端坐案後。
錄事參軍張謙肅立一旁,雙手捧著一卷墨跡淋漓的文書,恭聲稟報。
“稟統領,最終戰果清點完畢。”
“陣斬倭寇海盜聯軍一萬二千九百人,俘虜五千六百餘人。繳獲倭刀、長矛、弓矢等兵器二萬三千餘件,各式甲胄一萬四千三百餘副,糧草輜重共計……”
張謙頓了頓,聲音有些低沉。
“我軍陣亡三十七人,重傷致殘、無法再戰者二十一人,輕傷一百一十五人。詳細名冊在此。”
方南的目光落在名冊上那一個個名字上——李狗子、王石頭、趙鐵牛…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一個破碎的家庭。
方南拿起朱筆,在那“陣亡三十七人”與“重傷致殘二十一人”的數字上,用力圈下醒目的紅圈。
“張謙,戰報詳實書寫,陣亡將士,姓名、籍貫、軍職、功績,務必逐一列明!重傷致殘者,同樣列名,注明傷殘情形及所立戰功!”
“撫恤金按朝廷最高標準三倍發放,所需銀錢,由本將從繳獲中先行墊付!此戰大捷,乃將士用血肉鑄就,斷不可令英魂無聞,忠烈寒心!陣亡者,撫恤其家,傷者,厚賞錢糧,妥善安置,朝廷若有不允,本將一力承擔!”
“遵命!”
張謙肅然領命,雙手捧過方南批閱後的名冊和戰報草稿,去擬訂送往京城的捷報。
傷兵營內,混雜著濃重的血腥、草藥與酒精氣味,呻吟聲此起彼伏。
方南未著甲胄,僅著一身素色勁裝,在軍醫官陪同下走入,讓原本壓抑的營帳內激起一陣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