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澳船廠,數十艘護衛艦靜靜停泊在深水碼頭,流線型的船身覆蓋著厚重的橡木和鐵皮,甲板上嶄新的火炮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幽光。
五艘作為艦隊核心的戰列艦主體工程已接近尾聲,長達百餘米的龐大龍骨如同巨鯨的脊骨,高聳的桅杆直刺蒼穹,部分蒙上船殼的艦體顯露出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船台上,還有二十餘艘大小不一的運兵船和補給船正在同步舾裝。
整個港灣,帆檣如林,工匠蟻附,號子震天。
看著眼前這支艦隊,方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兵力嚴重不足!
手中原本有五千水師兵卒,劉香歸順帶來了一千五百名可用的海盜兵源,但這還遠遠不夠!
戰列艦5艘,每艘需配備水手、炮手、軍官約400人,陸戰隊員約400人,總計800人,五艘就需要4000人。
護衛艦30艘,每艘需戰鬥船員約250人,陸戰隊員約50人,總計300人,30艘就需9000人。
運兵船10艘,每艘需船員約100人,主要是搭載士卒,每艘可運輸1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需1000人。
補給船5艘,每艘船員約100人,負責運輸糧食、淡水、彈藥、備用器材、蔬菜牲畜等,確保艦隊長時間海上作戰能力,需500人。
總共下來,整個艦隊就需要人。
方南拿著厚厚的名冊和艦船配置表,眉頭緊鎖。
算上劉香帶來的人,整個水師也就六千多人。
分配到戰列艦和護衛艦上,勉強夠最低配置的戰鬥船員,數量缺口巨大,更彆提為龐大的運兵船和補給船配備船員了。
方南立刻找到鎮國公,將嚴峻的兵力短缺問題詳細稟報。
鎮國公聽著方南的彙報,神色凝重。
“你所慮極是,無兵之船,如同無牙之虎。”
鎮國公沉吟片刻,下令“從步、騎軍中,再選五千精壯。”
士兵們聽說能加入水師,乘坐巨艦出海殺敵,許多人踴躍報名。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急選拔、整訓和後續招安,加上原有的兵力,方南湊齊了支撐首批艦隊,30艘護衛艦、5艘運兵船、5艘補給船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兵力。
當所有的士卒和整編後的海盜登上各自的艦船。
方南站在旗艦的艦橋上,下達了第一道作戰命令:
“十艘護衛艦分為兩組,輪流出海,第一組五艦由方石副統領率領,沿泉州至福州北部海域巡邏,第二組五艦由朱猛率領,巡弋泉州至潮州南部海域!”
“清剿一切敢於靠近海岸的倭寇海盜襲擾船隊,掩護沿海堅壁清野之區域。”
“其餘二十艘護衛艦,五艘運兵船、三艘補給船,由本將親自統領,組成清剿艦隊,拔除倭寇海盜在近海的主要巢穴據點。”
“各部,即刻出發!”
“遵命!”
數日後,泉州以北約兩百裡的海麵上,風平浪靜,陽光刺眼,碧波萬頃。
一支由三艘扶桑關船和七八艘海盜的蜈蚣快船組成的倭寇海盜混合船隊,正偷偷摸摸地撲向一處海岸線。
三艘關船長約十五丈,船體狹窄細長,船艏高高翹起,形似彎月,依靠數十名槳手和幾麵巨大的方形帆驅動,甲板上擠滿了手持武器的倭寇和海盜。
那些蜈蚣快船更小,有七八丈長,船體低矮,兩側槳孔密布,主要依靠速度和人數進行接舷跳幫。
“快!再快點!趁楚人還沒反應過來,搶了就走!女人和財寶都是我們的!”
一個頭纏布巾、滿臉橫肉、鑲著金牙的倭寇頭目赤鬼平八郎站在為首關船的船樓上,揮舞著倭刀嘶吼。
突然,桅杆望鬥上一個海盜發出了驚恐的尖叫,手指顫抖地指向東南方的海平線:“船!好大的船!是楚人的旗!”
隻見海天相接之處,五個巨大的、輪廓分明的黑影正乘風破浪而來,那飄揚的旗幟清晰可見,大楚水師的玄底金蛟旗。
“納尼?!八嘎!是楚人的船,好……好大!”平八郎臉上驚駭,聲音顫抖。
“轉向!快轉向!迎戰!準備接舷!”
隨著距離飛速縮短至數裡,五艘楚軍護衛艦帶來的視覺衝擊力達到了頂峰,令所有目睹的倭寇海盜肝膽俱裂。
楚軍護衛艦長約二十丈,寬近五丈,船身高大巍峨,吃水線以上至少有關船的一層半高。
船體線條剛硬流暢,覆蓋著深色的厚重橡木,吃水線、炮窗周圍鑲嵌著冰冷的鍛鐵裝甲。
下層是密閉的炮甲板,一排排整齊的方形炮窗緊閉,上層是高大的艉樓和艏樓,如同海上的城堡。
三根粗壯的主桅和前桅高聳入雲,懸掛著巨大的硬帆,鼓脹如翼,船艏、船艉各有一門主炮,兩舷則分布著67門炮。
整艘船望去就是一座移動的、武裝到牙齒的海上堡壘!
倭寇和海盜們臉色慘白,握著武器的手不受控製地發抖。
“距離三裡,敵首艦關船,左舷火炮,實心彈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方石站在艦橋上,聲音透過傳聲筒清晰地傳到下層炮甲板。
炮甲板內,光線略顯昏暗,炮長們嘶吼著口令:“目標左舷!敵首艦!實心彈裝填!”
炮手們填入定裝藥包,塞入圓形的沉重實心鐵彈,用推彈杆壓實,最後用鐵錐從火門刺破藥包,插入引火藥撚。
“穩住……穩住……”
炮長透過炮窗縫隙估算著距離和角度。
“預備——放!”
轟!轟!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