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朱猛、王衝立刻出列抱拳。
“命你二人,除留守港口接應之艦外,統領所有戰列艦、護衛艦,補給船!”
“即刻起航,沿扶桑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由西向東,由南向北,給本帥一寸寸地搜,凡有扶桑船隻,無論大小,無論戰船商船,凡有船塢港口,無論新舊,儘數摧毀!讓這東海,自此成為我大楚的內湖!”
“末將領命!必不負大帥重托!”朱猛、王衝抱拳領命。
鎮國公目光轉向方南:“至於那些在方才海戰中俘獲的扶桑船隻,可以廢物利用。”
方南心領神會:“這些船隻裝載些人員物資尚可,可挑選幾艘護衛艦,押送這批俘虜船,即刻返航泉州。”
“一則,向朝廷報捷,呈送詳細戰報及俘虜名單,二則,接應後續的接收部隊,吏部選派的各級治理官員、戶部調撥的移民官吏、工部的營造匠師,以及第一批移民東瀛道的我大楚子民。”
“還有後續的糧秣、農具、種子、建材等物資,泉州船廠新造之艦船,亦可隨隊前來增援!”
“善!”鎮國公撫掌,“此乃長治久安之基,就按此辦理,傳令,即刻挑選三艘護衛艦,押解所有可航行之扶桑俘虜船隻,由孫銳負責押送,立刻啟程返航泉州。”
命令傳達下去,龐大的楚軍艦隊開始分流。
朱猛、王衝率領著以五艘戰列艦為核心、二十餘艘護衛艦為羽翼的強大打擊群,在數艘補給船的伴隨下,拔錨起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巨大的船帆鼓滿風,巨艦犁帶著毀滅的氣息,沿著扶桑海岸線,開始了徹底的“淨海”行動。
三艘楚軍護衛艦押解著數百艘扶桑戰船,緩緩駛離博多灣,朝著遙遠的泉州方向駛去。
這些船上,除了少數必要的楚軍押送人員,更多的是俘虜的扶桑水手,將作為第一批俘虜,被送回大楚。
目送兩支分艦隊遠去,鎮國公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博多城。“諸將聽令,隨本帥登陸,踏平博多城!”
“謹遵帥令!”眾將齊聲應諾。
鎮國公、方南、周勇、陳震等一眾高級將領,在親兵的護衛下,走下“定遠”號的舷梯,登上了早已等候在側的指揮艇。
五萬大楚精銳,在穩固的灘頭陣地完成初步集結後,以無可阻擋之勢,向著博多城洶湧推進。
打頭陣的,正是以悍勇著稱、裝備最為精良的五千陸戰營,在石頭、李大牛等猛將的率領下,直插敵人心臟。
曾經的海岸防線隻剩下斷壁殘垣和焦黑的木樁,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殘破的壕溝和倒塌的土牆下。
偶爾有零星的、被炮擊震懵了的扶桑殘兵從廢墟中冒出,試圖用顫抖的手射出箭矢或擲出石塊,迎接他們的卻是陸戰營士兵精準的弩箭攢射,瞬間便被淹沒在滾滾向前的黑色浪潮中。
楚軍的推進,簡單、粗暴、高效!
遇林則伐木開道,遇河則工兵架設簡易浮橋,遇敵則毫不留情地碾碎。
遇到扶桑人依托村莊或小片樹林構築的臨時阻擊工事,根本無需步兵強攻,隨軍前進的輕型野戰炮立刻被推上前線。
“目標,前方土壘!裝填霰彈!”炮長嘶吼。
“轟!轟!轟!”數聲炮響,密集的鐵砂碎石橫掃而過,土壘後的扶桑士兵如同被狂風刮倒的麥稈,瞬間倒下一片,簡陋的工事也被轟得七零八落。
“上!”軍官大聲命令。
陸戰營的士兵挺著長矛,揮舞著鋒利的戰刀,衝過硝煙彌漫的缺口,將殘存的扶桑士兵徹底清除。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