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工坊那扇包著鐵皮的厚重木門緊閉著,門口肅立著幾名眼神銳利,身材魁梧的護衛隊員。
不同於其他作坊門口的車水馬龍,鍛造作坊這裡異常安靜,沒有任何馬車和村民。
看到方南三人到來,值守隊員立刻認出了身份,並未多問,隻是無聲地行了個禮,然後其中兩人合力,緩緩推開了那扇沉重的大門。
門軸發出沉悶的“嘎吱”聲,露出一條縫隙,三人牽馬而入,大門隨即在身後緩緩關閉,將外界的喧囂徹底隔絕。
門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不小的院子,從前方高大廠房裡傳出的、節奏分明、力量感十足的“轟隆——哐當!”聲,那是重型鍛錘工作的聲響,震得地麵仿佛都在微微顫動。
空氣中彌漫著煤炭燃燒的焦味、熱鐵的腥味、淬火水的濕氣以及潤滑油的味道。
幾個工匠模樣的人正在院子裡整理一些鋼錠坯料,見到方南等人進來,先是警惕,待看清是方嶽和王二蛋陪同,尤其是認出方南後,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計,恭敬地行禮。
方南擺手示意他們繼續工作。
方嶽低聲道:“少爺,自從老王師傅帶著一批老夥計隨軍去了扶桑,這裡就由他的兒子王鐵根主要負責。”
正說著,廠房裡走出幾人。
為首一人約莫四十歲年紀,皮膚黝黑發亮,身材壯碩如鐵塔,筋肉虯結,圍著皮圍裙,手上還戴著厚厚的隔熱手套,活脫脫一個年輕版的老王鐵匠,正是王鐵根。
身旁是穿著略顯寬大的道袍、須發淩亂、眼神興奮的艾道長,身旁還跟著幾位年紀稍長的工匠。
王鐵根看到方南,愣了一下,隨即臉上綻放出驚喜和激動,幾步就跨了過來,聲音帶著哽咽:“少爺!您可回來了!俺爹他……可好?”
方南笑著拍拍鐵根堅實的胳膊:“放心,王大哥,老王師傅在扶桑好得很,立了不少功勞,身子骨也硬朗,跟我家那老爺子一起押著俘虜在後麵,很快就回來了。”
艾道長也笑著上前稽首:“福生無量天尊,貧道恭迎少爺凱旋。”
方南還禮:“道長辛苦了,看諸位神情,莫非是有什麼好消息?”
艾道長和王鐵根對視一眼,臉上都壓抑不住興奮。
艾道長撫掌笑道:“少爺來的正是時候,正是天大的好消息,您離村前囑咐我等研製的後裝線膛燧發槍和後裝線膛炮,曆經艱難,幸不辱命,已然成功造出樣品了。”
王鐵根用力點頭,補充道:“造是造出來了,就是還沒敢大規模試放,正準備這兩日徹底查驗一遍,就去老地方試槍試炮,沒想到少爺您就回來了!”
方南聞言,心中大喜:“哦?快!帶我去看看!”
“少爺這邊請!”艾道長和王鐵柱在前引路,穿過嘈雜的主廠房。
數台水力驅動的鍛錘和鑽床正在轟鳴工作,加工著一些粗坯件。
來到廠房側麵一個庫房,需要艾道長和王鐵柱兩人同時取出鑰匙才能打開的鐵門前。
打開鐵門,裡麵是一間乾燥寬敞的儲藏室,室內的景象,讓方南眼前一亮,心跳都不由加速了幾分。
隻見房間兩側的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十餘支已經完工的步槍。
步槍通體呈現鋼鐵的冷硬光澤,槍管長更厚實,槍身木托線條流暢,工藝精湛,槍身後部有一個明顯的、結構複雜的金屬機匣。
房間中央,則矗立著兩門鋼鐵鑄造的後裝線膛炮。
炮管粗壯,壁厚均勻,炮身打磨得光滑,泛著金屬光澤。
與之前的前裝滑膛炮相比,這些炮尾部有一個明顯的、結構複雜的楔式螺式炮閂機構。
炮架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帶有兩個巨大的鐵輪和可調節的炮尾支架,便於機動和俯仰瞄準。
牆角還整齊地碼放著十幾個木箱,箱蓋敞開著,裡麵用稻草襯墊,分格擺放著已經加工成型的尖頭圓柱形鉛彈、用油紙包裹的定量發射藥包、以及一盒盒嶄新的燧石。
方南快步上前,首先拿起一支步槍,入手沉甸甸的,冰冷而堅實。
槍管下方帶有一根通條,主要是清潔作用。
方南熟練地扳開機匣後部的擊錘,露出槍膛尾部,可以看到裡麵清晰的螺旋膛線,以及用於容納燧石擊砧和藥池的結構。
方南嘗試了一下模擬裝填動作——打開槍機,露出後部裝填口,裝入預先包好的紙殼定裝彈藥,然後關閉槍機,將擊錘扳至待擊位。
整個過程比起前裝槍需要從槍口倒入火藥、用通條搗實、再裝入彈丸的步驟,已是革命性的進步。
“好!好!好!”方南連讚三聲,臉上滿是欣喜。
方南走到火炮前,撫摸著冰冷的炮身,仔細查看那結構精巧的炮閂。
炮閂能夠打開,將預製的絲綢藥包和尖頭圓柱形開花彈從炮尾部裝入,然後關閉閂體,密封性遠勝前裝。
炮身同樣鐫刻著膛線,精度和射程將遠超之前生產的滑膛炮。
“這炮閂的閉氣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方南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艾道長連忙答道:“回少爺,貧道與鐵根等人試驗了數十種材料,最終在閂體與炮管結合處,采用了多層紫銅墊片,並在閂體結構上做了斜楔設計。”
“利用發射時的巨大壓力自緊,雖不能完全杜絕燃氣泄漏,但已在可接受範圍內,確保了威力和安全。”
王鐵根補充道:“就是加工太難了,膛線是用水力驅動的深孔鑽拉出來的,費時費力,報廢了不少槍管炮管。”
“這炮閂的各個零件,更是需要老師傅一點點手工打磨修正,才能嚴絲合縫。”
方南感歎道:“辛苦諸位了!能在這個時代做到這一步,已是難能可貴,堪稱神技!”
艾道長麵露一絲慚色:“隻是……少爺爺提出的那種全金屬定裝彈藥,以及更可靠的雷汞底火,我等還在全力研製,進展緩慢。”
“尤其是雷汞,其物極其敏感暴烈,試驗時已炸傷了好幾個工匠……目前隻能暫時沿用燧石發火和紙殼定裝藥。”
“至於無煙火藥,倒是根據您留下的些許提示,反複試驗硝化棉的比例和安定處理,已有小成,威力確比黑火藥強上數倍,且煙霧大大減少,隻是儲存安定性還需時日驗證。”
方南安慰道:“道長不必心急,飯要一口口吃,尤其是雷汞之類,安全第一,萬不可冒進,現有的成果,已遠超我的預期了,走,帶上家夥,去試試。”
艾道長吩咐工匠們套好馬車,將挑選好的三支步槍、兩門火炮以及相應的彈藥分彆裝車。
步槍和彈藥箱放入一輛帶篷馬車,那兩門沉重裝有炮輪的火炮,每門由四匹健馬牽引拉拽。
方南、方嶽、王二蛋、艾道長、王鐵根,十餘名參與了研製工作的工匠,紛紛上馬。
一行人馬帶著裝備,浩浩蕩蕩地出了鍛造工坊,穿過核心區,通過吊橋和層層關卡。
出了工坊區,隊伍沿著河邊道路向上遊行進一段,找到石橋過河,拐進了一條通往深山的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