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率領隊伍,一路馬不停蹄,風餐露宿,除了必要的吃飯睡覺和補充給養,幾乎全在趕路。
每人雙馬輪換,馬車也是封地特製,極其堅固耐耗。
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沿途景色逐漸綠色漸稀,黃土裸露,望眼一片荒涼。
隊伍行進中,遠處的地平線出現了一座雄城的輪廓。
城牆高厚,旌旗招展,正是河西道的首府武威城。
河西道,下轄涼州、甘州、肅州、沙州等十數個州府,乃是大楚經營西域的前沿,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
離武威城尚有數裡,方南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吩咐石頭:“打出儀仗,整肅軍容。”
石頭一愣,這一路上為了趕路方便,低調行事,那些代表身份的旗牌儀仗都收在箱子裡從未用過。
“少爺,這是?”
方南微微一笑,解釋道:“一路上無關州府,無需理會。如今到了地頭,日後要與河西道各級衙門打交道,甚至可能要調動本地資源。”
“初次亮相須得擺出威儀,讓他們知曉朝廷的重視,也讓他們知道我們並非可輕慢之人,這關乎日後辦事的效率和順暢,規矩不能省。”
石頭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還是少爺想的周到!”
隊伍前列豎起了三麵大纛旗,居中一杆赤底金邊的大旗,上書一個鬥大的“方”字。
左右兩杆,一麵上書“奉旨安西宣撫”,另一麵上書“驃騎大將軍方”。
王二蛋率領五十名盔明甲亮、身材魁梧的特種隊員,分列方南左右,充當護衛親兵。
其餘士卒也紛紛整理甲胄兵器,從一支風塵仆仆的趕路隊伍,變成了一支威嚴赫赫、殺氣凜然的精銳。
隊伍重新開動,向著武威城行去,如此顯赫的儀仗,早早被武威城頭的守軍發現,飛報入城。
當方南的隊伍抵達武威城門外時,隻見城門洞開,一隊官員早已在此等候。
為首一人,年約四旬,身著三品孔雀補子官袍,正是河西道觀察副使,姓陳名景。
陳景身後,跟著武威知府、通判等一眾地方官員。
陳景見方南儀仗鮮明,軍容雄壯,不敢怠慢,連忙帶著眾官迎上前來,拱手施禮:“下官河西道觀察副使陳景,率府衙眾官,恭迎靖海侯、驃騎大將軍、安西宣撫使方大人,方大人一路辛苦!”
方南勒住戰馬,居高臨下,目光掃過眾官,這才翻身下馬。
方南上前一步,拱手回禮,淡然道:“陳副使及諸位大人不必多禮,本侯奉旨西行,途徑寶地,日後諸多事務,還需仰仗諸位大人配合。”
“不敢不敢,配合大人、為國分憂,乃下官等分內之事。”
陳景態度恭謹,心中卻對方南的年輕感到震驚,如此年紀便身居高位,手握重權,聖眷之隆可見一斑。
“方大人,請入城,觀察使劉大人在衙署恭候大駕。”
方南點頭,重新上馬,陳景等官員也紛紛上轎的上轎,騎馬的騎馬,在前引路。
入城之後,大隊人馬由一名軍官引導,前往武威守軍的軍營駐紮休整。
方南帶著石頭、王二蛋以及五十名儀仗護衛,隨著陳景等官員前往河西道觀察使衙署。
河西道觀察使劉珩hang),乃是一品封疆大吏,年過半百,資曆深厚。
劉珩自持身份和年紀,並未出城親迎,選擇在衙署大門外降階相候,既符合官場規矩,也保全了顏麵。
隊伍來到衙署前,劉珩見到方南,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仍為其年輕和氣度所動容。
劉珩向前幾步,拱手笑道:“靖海侯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老夫未能遠迎,還望海涵。”
方南快步上前,拱手還禮,笑容和煦:“劉觀察使言重了,本侯奉旨辦事,途徑貴地,本該先行拜會,怎敢勞觀察使親迎,觀察使鎮守西陲,勞苦功高,久仰大名。”
兩人一番官場寒暄,氣氛頗為融洽。
劉珩將方南請入衙署正堂,分賓主落座,陳景等一眾官員在下首相陪,侍女奉上香茗。
“方侯爺年少有為,跨海征東,平定扶桑,立下不世奇功,如今又肩負經略西域之重任,實乃國之柱石,老夫欽佩之至啊。”
“觀察使過譽了。”方南輕呷一口茶,淡然道,“全賴陛下英明,將士用命,不過是恰逢其會,儘了臣子本分。”
“倒是觀察使坐鎮河西,維係絲路暢通,安撫諸族,才是真正的勞心勞力,功在社稷。”
劉珩擺手笑道:“侯爺謬讚了,說起西域確是令人憂心,馬匪猖獗,商路斷絕,邊軍受挫,百姓不安。”
“侯爺但有所需,河西道上下一體,必定全力配合,要人給人,要糧給糧!”
方南放下茶盞:“有觀察使此言,本侯便放心了,此次馬匪之事,絕非尋常,背後恐有蠻族及西域某些勢力插手。”
“本侯奉旨,既要剿匪,亦要查清幕後黑手,恢複商路,初來乍到,還需觀察使多多提供西域最新情報,尤其是關於樓蘭國及其周邊動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珩點頭:“這是自然,相關卷宗、邊軍奏報、商旅情報,老夫已命人整理,稍後便送至侯爺下榻之處。”
“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樓蘭國近半年來的確異動頻頻,軍力膨脹極快,其行事也越發霸道,吞並了不少周邊小部落……”
兩人就西域形勢、地理氣候、風土人情以及可能的用兵策略交談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
方南思路清晰,問題切中要害,讓劉珩心中那點因對方年輕而產生的輕視之意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驚訝與重視。
眼見天色漸晚,劉珩便道:“侯爺一路勞頓,老夫已在城中望西樓設下薄宴,為侯爺接風洗塵,還請侯爺賞光。”
“觀察使盛情,方某卻之不恭。”方南笑著應下。
方南與劉珩話彆,在衙署屬官的引領下,前往城內的驛館休息。
方南洗漱一番,換上一身輕華貴的錦袍後,觀察使府上來邀請的人也到了。
望西樓是武威城內最負盛名的酒樓,高三層,雕梁畫棟,極為氣派,今夜被觀察使衙門整個包場。
方南帶著石頭到達時,劉珩親自在樓下迎接。
酒樓內早已高朋滿座,城內有頭有臉的官員、將領、士紳名流、一些頗有名氣的文人才子,皆已到場。
見方南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見禮,方南笑著一一回應。
劉珩引著方南直上三樓。
三樓視野開闊,設了三桌,乃是主桌,坐的都是劉珩、陳景等河西道最高級彆的文武官員。
二樓是其他官員和本地豪紳。
一樓則大多是文人才子、小吏以及各位大人的隨從護衛。
石頭因有男爵和將軍銜,被安排在了三樓次桌,與幾位高級武官同席。
大廳中央有一高台,從本地凝香苑請來的幾位當紅清倌人演奏琵琶、古箏,輕歌曼舞,絲竹悅耳。
珍饈美味如流水般呈上,西北之地飲食豪邁而精致。
烤得金黃酥脆、滋滋冒油的羊羔,肉質鮮嫩。
手抓羊肉配以蘸料,令人食指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