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國王的弟弟尉步跋,正值壯年,野心勃勃。
兩萬樓蘭大軍,將於闐王城圍得水泄不通。
城下營帳連綿,旌旗招展,雲梯、衝車、拋石機等攻城器械林立。
於闐國是西域僅次於樓蘭的大國,城高池深,守軍亦有數千之眾。
尉步跋發動了數次猛攻,都被於闐守軍憑借城牆擊退。
城牆上下,血跡斑斑,殘破的兵器、焦黑的木料、散落的箭矢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焦糊的氣味。
見強攻損失太大,尉步跋不得不改變策略,下令圍困,意圖耗儘城中糧草,迫其投降。
於闐國王尉遲勝站在王宮高台上,望著城外黑壓壓的樓蘭軍營,眉頭緊鎖,滿麵愁容。
好幾支敢死隊試圖突圍向其他小國求援,不知是否有成功出去的。
城中存糧一日少過一日,軍民士氣開始低落,再這樣下去,破城隻是時間問題。
“陛下,城中存糧…最多再支撐半月…”丞相低聲彙報,聲音沉重。
尉遲勝長歎一聲,不甘地握緊了拳頭:“難道我於闐數百年的基業,就要亡於樓蘭之手?尉屠耆背信棄義,勾結蠻族,難道就無人能製他了嗎?”
這天,尉步跋正在中軍大帳與將領商議圍困的細節,衛兵來報,稱有國王陛下的使者從王城而來,有緊急旨意傳達。
尉步跋心中疑惑,王兄此時派使者來做什麼,莫非國內有變?
使者風塵仆仆,麵帶驚恐,呈上尉屠耆的親筆王令。
尉步跋展開一看,內容是命令自己率領全軍火速返回樓蘭王城。
“為何突然撤軍?王兄出了何事?”尉步跋厲聲追問。
使者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殿下…大楚的軍隊打過來了,大楚靖海侯方南,率軍攻破了王城,陛下和大臣們都被抓起來了!”
“什麼?!”尉步跋猛地站起,又驚又怒,“楚軍來了多少?”
“隻…隻有一千餘人…”
“一千人?!”尉步跋先是一愣,隨即一股難以抑製的狂喜猛地竄上心頭。
一千楚軍就能攻破王城,定是王兄太過廢物,守軍疏於防範,如今王兄被俘,國內空虛…這豈不是天賜良機?!
假借回師營救國王之名,率領這兩萬精銳殺回王城。
屆時,隻要擊潰那一千楚軍,救不救王兄…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甚至…完全可以趁亂讓王兄不幸死於亂軍之中,那樓蘭的王位…
尉步跋的心臟劇烈跳動起來,強壓下激動,臉上裝出悲憤焦急的神色,對帳中將領們吼道:“楚軍無恥偷襲,王兄蒙難,立刻回師救駕勤王,傳令下去,全軍即刻返回王城!”
樓蘭大軍突然撤退,讓城頭上的於闐國守軍目瞪口呆。
樓蘭軍隊拆除營帳,收拾器械,大隊人馬開始向東方移動,完全不明所以。
“陛下!陛下!樓蘭人退了!退了!”宮衛連滾爬爬地衝到王宮報喜。
尉遲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衝到城樓,樓蘭大軍正在遠去,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
“這…這是為何?”尉遲勝又驚又喜,滿心疑惑,“難道是他國援軍到了?還是樓蘭國內出了什麼變故?”
十幾天後,方南派出的信使曆經艱辛,抵達了於闐王城。
尉遲勝看到蓋著大楚靖海侯印信的書信,得知事情原委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天朝上國雷霆出手,擒拿了尉屠耆那個奸賊!真是天佑於闐!天佑大楚啊!”
尉遲勝激動不已,召集眾臣商議,信中方南邀請尉遲勝前往樓蘭王城共商大事,去還是不去?
“陛下,此乃天朝天使相召,且於我有解圍之恩,不可不去!”
“然樓蘭局勢未明,尉步跋率兩萬大軍返回,萬一…”
“靖海侯能以千騎破樓蘭王城,擒其王,尉步跋未必是對手,信中言明大楚三萬大軍不日即至,我於闐當率先響應,方能獲最大益處!”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權衡利弊,尉遲勝最終下定決心去,點齊五百精銳王宮衛隊,攜帶厚禮,啟程前往樓蘭王城鄯善。
同樣收到方南信件的西域其他各國國王,如精絕、且末、小宛等,在確認樓蘭大軍真的撤離後,剛鬆了一口氣,又接到大楚天使的召喚。
經過與臣子的反複商討,各國國王都認為,必須前去一探究竟。
各國國王紛紛帶著護衛和禮物,懷揣著不安與期待,向著樓蘭王城進發。
方南在樓蘭王城等待十幾天的工夫,從被俘的蠻族人口中拷問出了更多細節,在蠻族軍隊駐紮的營地中,起獲了大量被劫掠的貨物,包括方南商隊和其他大楚商隊的財物。
所有被劫商隊的成員,無論護衛還是夥計,總計數百名,已全部被蠻族騎兵殘忍屠殺滅口,屍體被拋埋在沙漠深處,難以尋覓。
楚軍將士無不義憤填膺,怒火中燒,要求嚴懲蠻族俘虜,為大楚子民報仇。
方南亦是麵色鐵青,拳頭緊握,眼中寒光閃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強壓下立刻處決俘虜的衝動,方南還有更大的圖謀。
這些蠻族俘虜要在西域百姓麵前,明正典刑,既報仇雪恨,更要讓這些蠻族俘虜成為西域諸國王的投名狀。
士卒飛馬來報:“侯爺,城外東方出現大軍,看旗號是樓蘭軍隊,不下兩萬人,正朝王城開來!”
方南立刻起身,命令道:“關閉城門!全軍戒備!”
樓蘭大軍兵臨城下,黑壓壓一片,軍容比起赫連鐵奴那支軍隊更為嚴整。
尉步跋騎著高頭大馬,來到城下一箭之地外,得意地打量著城牆。
方南讓人將尉屠耆押上城頭。
“王弟!速速下令軍隊放下武器投降,莫要自誤!”
尉屠耆看到城下大軍,朝著城下聲嘶力竭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