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如今不僅是侯爵,更是朝廷欽命的大將軍,名義上是陳震的上官。
“陳將軍謬讚了,全賴將士用命,陛下洪福。”方南謙遜一笑,隨即看向陳震身後的一眾文官,“這幾位是?”
陳震一拍額頭,笑道:“光顧著敘舊,忘了正事,來來,容我引薦,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安西道觀察使,張文遠張大人。”
一位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目光睿智的文官上前一步,躬身行禮:“下官張文遠,久仰侯爺威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西域治理之事,還望侯爺多多指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大人客氣了,今後同朝為官,共撫西域,還需同心協力。”方南熱情地回禮。
陳震和張文遠一一介紹了隨行的安西道下各州府的知府、同知等官員數十人。
眾官員紛紛上前拜見方南,態度恭敬。
方南毫無驕矜之色,與眾人一一寒暄,讓這些初來乍到的官員們安心不少。
寒暄已畢,方南邀請眾人入城歇息。
方南臨走前對石頭吩咐道:“告訴打掃戰場的弟兄們,戰場上那些死傷的馬匹,不必清理,就留給狼群作為酬謝。”
“是!”石頭領命而去。
方南、陳震、張文遠等一眾文武官員,在親兵的護衛下,向著樓蘭王城走去,身後是開始忙碌著收攏俘虜、清點戰利品、救護傷兵的大楚士卒。
戰場打掃接近尾聲,傷員和俘虜都被帶走後,石頭策馬來到一直在外圍觀望的狼群附近,對著狼群方向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做了幾個手勢。
旺財仰天長嗥一聲:“嗷嗚——!”
在戰場邊緣等待已久,對著滿地馬匹屍體垂涎三尺的狼群,興奮地嚎叫著湧入戰場,撕咬吞噬那些馬屍,大快朵頤,發出滿足的嗚咽和咀嚼聲。
一些還在戰場執行收尾工作的大楚士卒被這景象驚得目瞪口呆,下意識地握緊了兵器。
遠處一直觀望的西域諸國國王們,被大楚軍隊摧枯拉朽般的戰鬥力震撼得無以複加。
見到戰鬥結束,狼群竟也聽命於楚軍,國王們再不敢有絲毫猶豫和觀望,紛紛命令車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著樓蘭王城進發。
方南等人回到樓蘭王宮,剛坐下不久,衛兵便來報:“啟稟侯爺,西域諸國國王均已抵達城外,請求覲見。”
方南與陳震、張文遠交換了一個眼神,淡淡道:“知道了,安排他們到驛館休息,好生招待,明日王宮再議。”
衛兵走後,陳震開口:“方侯爺,張大人,樓蘭雖定,但西域大小國度數十,情勢複雜。”
“我等初來,具體該如何著手,方能不負陛下所托,長治久安?”
觀察使張文遠也撚須點頭,麵露思索:“陳將軍所言極是,武力征服易,收服人心難。”
“設立州縣,推行王化,安撫民夷,千頭萬緒,下官亦感無從下手,還請侯爺示下。”
方南早有腹案,沉吟片刻道:“陳將軍,張大人,諸位,方某確有一些淺見。”
“每年年關,四方番邦皆需遣使赴京朝貢,覲見天子。”
“我等可借此慣例,要求西域諸國國王,攜帶家眷及國中主要大臣,前往京師朝賀。”
“陛下天威浩蕩,必會厚待諸王,盛情挽留他們在京師多住些時日。”
“一旦諸王離境,我三萬大軍便可迅速出動,以應國王所請,助守疆土為名,進駐各國重要城池、關隘,解除其軍隊武裝。”
“張大人則可率領各位官員,建立安西道及各州、縣衙門,接管地方政務。”
一位官員提問:“侯爺此計大妙,然則,如何確保西域百姓能順從我等治理,而非思念舊主?”
方南微微一笑:“問得好,這便是關鍵所在,我等治理首重惠,。可宣布免除西域百姓一至三年賦稅徭役,遠比他們昔日國王征收為輕。”
“鼓勵商貿,保護絲路,使民富足,興辦學堂,教授漢字漢話,推行大楚禮製,讓西域百姓真切感受到,在大楚治理下,遠比在之前的統治下,生活更加安定富足。”
“久而久之,誰還會念著那些遠在長安、享樂無度的舊主?”
“若有冥頑不靈者,或舊貴族煽動鬨事,則需軍隊配合衙門,堅決鎮壓,以儆效尤。”
“儘快遷徙大楚百姓來此屯墾安居,與本地百姓雜居、通婚。”
“對於那些在國內仍有影響力的西域貴族,亦可‘邀請’遷居中原繁華之地,由朝廷出資‘公平’收購其土地、牧場,再分發給移民來的楚人或租給本地貧苦百姓。”
“如此雙管齊下,潛移默化,十年二十年後,西域之地,方可謂真正成為大楚之安西道。”
方南的一席話,條理清晰,軟硬兼施,殿內眾人聽得連連點頭。
陳震撫掌歎道:“妙!妙啊!方侯爺深謀遠慮,陳某佩服!武力威懾為骨,惠民同化為肉,雙管齊下,西域可定!”
張文遠也是有些激動:“侯爺之策,實乃老成謀國之言!下官茅塞頓開!有大軍為後盾,我等推行政令便有了底氣。”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讚歎方南策略周全,表示將全力配合執行。
眾人就一些細節進行了商討,如何安排諸王進京、軍隊駐防要點、惠民政令的內容等等。
良久,方南見商議得差不多了,抬頭看了看殿外天色已晚,便道:“今日大戰方歇,諸位也辛苦了,等明日再與諸國國王會麵後詳議。”
眾人紛紛起身告退,在侍從的引導下,前往安排好的住處休息。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