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方南便在兩個小丫鬟的催促下起身。
用過早飯,方南換上朝服,隨著祖父鎮國公和父親方樂山,乘坐馬車前往皇城。
抵達宮門外時,已是晨曦微露。
等待上朝的文武百官見到方南,紛紛圍攏上來,笑容滿麵地拱手道賀。
“靖海侯凱旋!恭喜恭喜!”
“方侯爺此番平定西域,揚我國威,功在千秋啊!”
“老公爺,方大人,真是虎父無犬子,將門出英才啊!”
“恭喜......”
西域大捷的消息早已通過軍報傳回朝廷,方南的赫赫戰功早已在朝堂上傳遍。
鎮國公和方樂山忙不迭回禮,難以抑製臉上的自豪之色。
時辰一到,景陽鐘響,宮門緩緩開啟。
文武百官整理衣冠,按照品級爵位,魚貫進入皇宮,穿過廣闊的廣場,步入莊嚴雄偉的金鑾殿,分列左右,肅靜無聲。
片刻後,司禮太監尖細高昂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身著龍袍的建武帝在儀仗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禦階,端坐於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跪拜山呼。
“眾卿平身。”
方南從隊列中邁步出列,行至禦階正中,躬身行禮:“臣方南,奉旨西征,今已平定西域諸國,安西大都護府及安西道觀察使衙署已設立,特此回朝複命!”
方南將西域之行的經過、戰果、後續安排,以及與大食軍隊的遭遇戰,言簡意賅,清晰明了地向建武帝和滿朝文武做了稟報。
建武帝聽得龍顏大悅,不住點頭:“好!好!方愛卿果然未曾辜負朕之厚望!以雷霆之勢平定西域,揚我國威於萬裡之外,此乃不世之功!”
建武帝吩咐身旁的司禮太監:“宣旨。”
太監躬身領命,上前一步,展開早已備好的明黃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靖海侯方南,忠勇兼資,文武緯世。前平扶桑,今定西域,開疆拓土,功勳彪炳。奇謀善斷,以寡擊眾,破大食於國門之外,使四夷懾服,社稷永固。”
“朕心甚慰,依功論賞,封方南為安西郡公,賜食邑三千戶,授一品鎮軍大將軍。賞黃金萬兩,東海明珠百斛,蜀錦千匹,京郊皇莊兩座,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殿內又是一陣輕微的騷動。
郡公!這可是僅次於國公的超品爵位,方南以如此年紀獲封此爵,實乃本朝罕見之殊榮。
太監頓了頓,繼續宣讀:“……其餘隨方南返京之有功將士,著安西郡公方南,代朝廷依律論功行賞。”
“留守西域之將士,由兵部擬定封賞章程,遣使前往西域宣旨犒軍!”
“臣,方南,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南再次叩拜,恭敬地接過聖旨和賞賜清單。
鎮國公和方樂山極力保持平靜,眼角眉梢的喜意卻是藏也藏不住,感受著同僚們羨慕的目光,腰杆挺得筆直。
建武帝目光掃過群臣,語氣轉為嚴肅:“粟特國王,悖逆天恩,勾結外敵,抗拒王化,此等叛臣,眾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一位禦史率先出列:“陛下!粟特王罪大惡極,若不嚴懲,何以震懾西域其他邦國?”
“臣以為,當將粟特王及其主要黨羽,明正典刑,斬首示眾!將其首級傳閱西域諸國,以儆效尤!”
“臣附議!”
“臣也附議!唯有如此,方可絕後來者效仿之心!”
一些大臣紛紛出列,支持嚴懲。
方南輕皺眉頭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不同淺見,請陛下聖裁。”
“哦?方愛卿但說無妨。”
“陛下,諸位大人所言嚴懲以立威,確有道理,然西域初定,百廢待興,首重安撫人心。”
“如今數十位西域國王及其家眷使團留在京城,若此時將粟特王處決,雖可立威,亦可能使諸王心生兔死狐悲之懼,恐生不安,不利於朝廷日後對西域的治理。”